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曲阜朝圣
作者: 暂无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眼   比赛开始   暮色苍茫   珠落玉盘   右手指   金戒指   对我说   第二年   吃年夜饭   大后  
描述: 对于文字的敬畏,来自孔子。当我站在孔子生活过的地方,站在山东曲阜孔庙门前,我在心里说:先圣,我拜谒来了! 孔庙原是孔子故居,孔子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78年,故居被改作庙宇,孔庙内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据说有些松柏树是孔子亲手栽植。其中还能看到孔子当年用过的水井。 走在牌坊庙宇相杂、古树青砖相间盼孔庙,仿佛走进悠久的中华文明史。一路走去,苍松古柏雕梁画栋自不必说,让人时时处处可感可触的,是历代人对于孔圣的尊崇。 孔庙的第一座石坊上“金声玉振”四个字,出自《孟子》: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玉”字的那个点,没有点在正常位置上,据说是因为孔子主张中庸之道,后人便把“玉”字的那一点拿出来放到中间,以吻合孔子主张。 这样的崇敬从外围城墙开始,一路向孔庙、孔府、孔林“三孔”渗透。城墙上的“万仞宫墙”四字,据说取自子贡对孔子的推崇,子贡自比学问只有墙头高,而老师的学问却有数仞。明代胡缵宗依此写就“万仞宫墙”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己写的“万仞宫墙”。 尊孔,至大成殿而集大成。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金碧辉煌,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大成殿周围的28根石柱,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据说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怕被皇帝看到,因为其气势超过了皇宫。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 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 导游介绍,大成殿也是曲阜旧城中的最高建筑,在孔庙、孔府,孔家后人自然是不敢超越先人,但可贵的是,在整个曲阜旧城区,确实看不到比这更高的建筑,银行、宾馆等建筑也以三层为限。 这样的尊崇,历时2500多年,愈积愈厚。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没有文化的父亲对我的教育。我小学二年级开始学写毛笔字起,父亲便让我用完毛笔洗净放到楼上,那是乡下矮房的阁楼,父亲说: “一楼污秽,笔是圣人所用的东西,要崇敬。”这种教育,使我后来看到同学拿有字的纸张当草纸用时,竟然生气了’、别人不理解,但我知道这是对文学的敬畏。 是的,我同许多游客一样,是带着朝圣的心情来的。在大成殿前,我燃起一炷香,拜向深邃久远的儒家文化的源头……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