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寺观雕塑全集 5 金铜佛教造像
作者: 金维诺主编   来源: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地点:   年代:   中国   佛像(学科:   古代)   雕塑  
描述: 10050309
中国新疆古代艺术宝典 5 雕塑卷
作者: 孙大卫主编   来源: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雕塑(地点:   年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美术考古   美术考古(地点:   雕塑   古代)  
描述: 中国新疆古代艺术宝典 5 雕塑卷
百年丰碑 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
作者: 盛杨 钱绍武主编   《百年丰碑—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编委员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编   来源: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城市(学科:   地点:   年代:   中国   20世纪)   城市   雕塑  
描述: 全书记载1900年至2000年间有关雕塑和中国城市雕塑的史实,并附有相关图片资料。书中文字内容包括序、总论、大事记、理论文章、图片点评、图版说明、编后记等。
中国古代经典雕塑 陵墓雕塑
作者: 刘铁军编著   来源: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雕塑(学科:   地点:   年代:   鉴赏   中国   学科:   陵墓   陵墓(学科:   雕塑   古代)  
描述: 陵墓雕塑是具有特定涵义的一种雕刻艺术,本卷对秦始皇陵、南北朝陵墓雕塑、唐代陵墓雕塑、明代陵墓雕塑等进行了鉴赏分析。
自由空间的向往 西方现代雕塑
作者: 吕品田著   来源: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雕塑(学科:   地点:   年代:   西方国家   现代)   雕塑   艺术评论  
描述: 本书以不同时期的雕塑形态为对象,描绘出蕴含在雕塑中的永恒之美的魅力,勾勒出从史前时代到后工业社会人类审美的历史脉络。
中国现当代油画 雕塑 1
作者: 胡文虎编   来源: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雕塑(学科:   地点:   年代:   西方国家   现代)   雕塑   艺术评论  
描述: 本书收录现当代名家如徐悲鸿、刘海栗等油画上百幅,及其他名家雕塑作品百余件,很多系首次出版,具有很高艺术价值。胡文虎,初名虔,以字行,号三潭,九井乡人、曲园乡人,原籍浙江桐乡,1936年1月生于浙江德清。
雕塑家工作室 2001
作者: 李象群 张沈编著   来源: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雕塑(地点:   年代:   中国   现代)   雕塑  
描述: 本书介绍我国当代优秀雕塑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文楼、王克庆、田金铎、刘焕章、张德华、钱绍武、黎明等20多位。
上海市普陀区城市雕塑作品汇编
作者: 成文彬主编   来源: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城市(学科:   地点:   年代:   上海市   现代)   城市   雕塑  
描述: 上海市普陀区城市雕塑作品汇编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写生作品选 国美之路雕塑中国
作者: 翟庆喜编   来源: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城市(学科:   地点:   年代:   上海市   现代)   城市   雕塑  
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写生作品选:国美之路雕塑中国》是根据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1928年-2013年系藏师生写生作品编辑而成,资料极其珍贵,多以泥塑作品和素描作品图片为主,绝大部分作者都是各个时期中国卓越的雕塑名家和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写生作品选:国美之路雕塑中国》力求通过作品图片讲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85年的教学发展历程,展示从老一代到新一代学院雕塑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崇高的艺术追求。反映中国美术学院学术雕塑系的学术高度,以及桃李天下的教育成就,更多地让艺术研究者和爱好者从中受益。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 刘波
作者: 刘波   来源: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城市(学科:   地点:   年代:   上海市   现代)   城市   雕塑  
描述: 今日之时代,艺术作品不仅体现精湛技艺,更凝聚着艺术家充沛深挚的精神力量和睿智持久的理论反思。这套“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丛书的出版,正是符合这一要义之硕果,是我院近年来艺术创作阵容和创作成果的高水准集中展现,是一件令人振奋、欢欣鼓舞的事情。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内一所国家艺术研究机构,凭借深厚的学术研究底蕴,多年来立足于以科研推动学术研究,形成了崇尚史、论、评相结合的学风,展开了许多具有全、通、精、新的学术探究,一批批学者孜孜以求,铸就了一系列奠基之作、典范之作。我院学者凭借自身的学术影响力,立足时代、关切实践,在**、促进艺术创作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彰显出理论的巨大力量,塑造出我院“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传统。今日之时代,艺术作品不仅体现精湛技艺,更凝聚着艺术家充沛深挚的精神力量和睿智持久的理论反思。这套“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丛书的出版,正是符合这一要义之硕果,是我院近年来艺术创作阵容和创作成果的高水准集中展现,是一件令人振奋、欢欣鼓舞的事情。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内一所国家艺术研究机构,凭借深厚的学术研究底蕴,多年来立足于以科研推动学术研究,形成了崇尚史、论、评相结合的学风,展开了许多具有全、通、精、新的学术探究,一批批学者孜孜以求,铸就了一系列奠基之作、典范之作。我院学者凭借自身的学术影响力,立足时代、关切实践,在**、促进艺术创作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彰显出理论的巨大力量,塑造出我院“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传统。中国艺术研究院又是国内艺术创作的重要机构之一,注重艺术学科理性思考与创造能力的融合,以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大化来服务社会。近十余年来,我院相继成立了中国画院、中国油画院、中国书法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雕塑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等一系列专业创作机构,集聚了以田黎明、杨飞云、何家英、赵建成、谭平、朱乐耕、管峻、骆芃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技艺精湛、成就斐然的艺术家,形成了门类齐全、老中青梯队完整、在编和聘用兼有的创作人才队伍。这些机构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雄厚的艺术学科平台,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广泛而高层次的世界文化交流中,博采众长,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根植于心的人文情怀,实现艺术创作“艺精于理、术化于道”的宗旨,厚植文化自信之根。近年来,我院在努力建设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遗”保护和文化智库“五位一体”战略格局进程中,艺术创作和研究更上层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艺术家们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开展了一系列有质量、有**作用的创作实践活动,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艺术精品和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的艺术展览,建立了以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为主体的艺术指导和评价体系。同时,我院着力引进艺术创作人才,加强艺术创作力量,既是发扬这一传统,也是尊重艺术发展规律,力图通过学风熏陶、情感联系、机制激励,将研究与创作实践有机融合起来,促进研究与创作的共同繁荣。我们坚持正确导向与尊重艺术规律相结合,鼓励艺术家抒写家国情怀、突出艺术个性,倡导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把艺术立意与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深人生活、扎根人民,将浓厚的民族情怀、强烈的文化担当和高标准的创作要求凝练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面貌、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我们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当作艺术创作的中心T-作,广泛动员、精心筹划、保障到位、锐意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建立了常态化的创作机制。艺术家们也通过这样的活动,打开了视野,丰富了内心,提升了境界,找到了融合艺术感受与理论反思的契合点。我们也通过很多主题活动、艺术展览来推动或者反映艺术家在这个愿景**下的付出和成果。……
< 1 2 3 ... 25 26 27 ... 369 370 3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