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漏月
作者: 李明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律   玲珑   凌霄   灵犀   质地   平常  
描述: 漏月
索性跟他来真的
作者: 美丫   来源: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苹果   啤酒   寻常   女子   自卑   优势   平常   黄金   出生  
描述: ,想要的,不过是一份有血有肉真实得可以触摸到温度的生活。而她和他正好相反,她从小到大什么都没有,干脆也就不去计较,她知道即使她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平常出身和寻常外貌,那种努力,也只会让她自己变得虚荣自卑
阅尽春色写牡丹:祝贺著名画家曾杏绯百岁寿辰
作者: 刘长宗   王东燕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女画家   工笔   毛主席纪念堂   牡丹   花卉   中国当代美术   中国画   江苏常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描述: 曾杏绯,又名曾瑜。1911年生,女,回族。江苏常州市人。从画70余年,以工笔没骨花卉见长,尤其擅画牡丹。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六、八届美展和百年中国画大展,作品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
曾希圣·油画作品欧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主任   贵州大学   贵州省   常务理事   作品   工艺美术   油画   艺术学院  
描述: 曾希圣,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贵州省美协理事,贵州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油画艺委会副主任。
刘海粟:巴黎圣心院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刘海粟   美术教育   1931年   1937年   作者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   常务委员会  
描述: 、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922年、1931年、1937年分别在北京、法国、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个展。
谈雕塑中常规材料的综合运用
作者: 曾莉   来源: 美与时代·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常规材料   创作构思   美术作品展览   中所   嬷嬷人   创作原则   三度空间   隋建国   活动意义   《无题》  
描述: 材料是雕塑的造型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会直接影响雕塑的艺术效果,对雕塑家的创作活动意义极大。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和艺术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增加等等,都不可避免地使雕塑艺术风格产生多元共生、多样并存的状态。雕塑家们在形式上勇于创新,以探索的姿态不断地挖掘出材料的种种新的可能。雕塑创作中所使用的材料日益丰富,对材料的综合运用也就成了雕塑家们重要的创作原则。
2010中国景德镇瓷博会(济南)新闻发布会召开
作者: 暂无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新闻发布会   济南   博览会   市委常委   中国   自然旅游资源   副市长  
描述: 8月31日上午9:30,2010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济南)新闻发布会暨旅游推介会在济南倪氏海泰大酒店凯旋厅召开。中国景德镇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正大向与会嘉宾、记者介绍了景德镇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及2010瓷博会的情况。
余天荣陶瓷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秘书长   景德镇   常务理事   设计工作   陶瓷绘画   陶瓷艺术   陶瓷美术家  
描述: 余天荣,1969年出生,艺名软石,江西鄱阳人,大专学历,多年从事于陶瓷绘画和美术设计工作。现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系陶瓷高级美术师,景德镇学院艺术系客座副教授。
万庆陶瓷艺术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景德镇   现代陶瓷   常务理事   艺术作品   江西省   学会会员   中国民间   工艺美术   美术家  
描述: 万庆中国职业画家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798陶社(主持)佛印湖现代陶瓷研究院(院士)
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的产品审美化
作者: 邹晓松   伍玉宙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分层   产品   日常生活   审美化  
描述: 审美化的产品正在包围着我们,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从日常生活的特点出发,从设计的视角看待生活的艺术化进程,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要特点;进而提出:通过审美化的产品来构建审美化
< 1 2 3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