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希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油画《开国大典》四次修改揭秘
-
作者:
方舒
来源:
山西老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反昭雪
天安门城楼
董希文
重大历史题材
艺术作品
靳尚谊
中央美术学院
画史
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央美院
-
描述:
异常坎坷。它与共和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在一次次的运动中,数次被迫修改。这在绘画史上是少见的。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党庆节日,中央决定举办一系列隆重的
-
简述新中国油画民族化的理论与实践
-
作者:
何丽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董希文
焦点透视
油画民族化
“民族化”
西洋绘画
绘画传统
油画界
中国绘画
林风眠
-
描述:
关于油画“民族化”,在民国时期就有过一些争论,抗战时期曾有人提出过“西洋画中国化”的口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油画界在理论和实践上也开始了新的探索。1954年,油画家莫朴曾在《谈学习中国绘画传统的问题》中说:“接受和发扬中国绘画优良传统,是今天所有的画家必须重视的问题。特别是从事油画的同志们更应予重视。一般搞油画的画家,总满足于油画表现能力的充分,以学像西洋绘画为能事。但这样的绘画,是不是能
-
『油画民族化』的两种表达样式之比较
-
作者:
张镭赋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董希文
表达样式
“油画民族化”
-
描述:
文章试图通过对董希文在“油画民族化”实践中两种不同表达样式进行比较,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更为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位以其气度恢宏的作品阐释时代精神,而又富于中国风格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的创作实况。
-
山东淄博:《苏武牧羊》有了陶瓷雕塑版
-
作者:
闫盛霆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文
陶瓷艺术大师
三阳开泰
陶瓷雕塑
山东淄博
苏武牧羊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2014年7月23日,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杨希文正在查看陶瓷雕塑作品《苏武牧羊》。当日,淄博市淄川区杨希文青瓷艺术中心主任杨希文历时一个月创作的陶瓷雕塑作品《苏武牧羊》面世。苏武
-
谈西方音乐审美形态
-
作者:
刘纪敏
来源:
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希文明
崇高
荒诞
优美
-
描述:
审美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形态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特定的人生样态、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的感性凝聚、显现及其逻辑分类。这是审美形态在美学方面的基本内涵。双希文明,又称“两希文明”,代指:希腊--罗马文明(文化)、希伯来--基督教文明(文化),被称为欧洲文明的源头。
-
黄永玉,率真随性的老顽童
-
作者:
童心未泯
来源:
黄金时代(学生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绘画
董希文
黄永玉
作品展览
张仃
十年
周木
老顽童
九十岁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描述:
2013年8月16日—9月16日,"黄永玉九十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展出。整个辰览呈现了黄永玉在1949年至2013年间创作的300多件作品,包括版画、国画、书法、油画、雕塑等。虽然年事已高,黄永玉仍然保持着高产,仅在过去十年,他创作的作品就占据了国博一层两间大型展厅,11月7日,黄永玉带着他的作品来到广州,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作品展览活动。让广大市民惊喜的是,在这次展览我们看到了黄永玉60年代初创作的描绘广州城貌的版画、代表广州特征的画作《红棉图》以及给广州石墨坊的来信手稿和在石墨坊制作的雕塑等。
-
张大千临莫高窟佛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定计划
董希文
二宗
中国画家
吴带当风
纸本
智及
张大千
中国美术
杨宛
-
描述:
张大千第一次来敦煌是在1941年3月。那时他偕夫人杨宛君、次子张心智及学生数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莫高窟。初临莫高窟,张大千便迫不及待地提灯入洞,只见依稀的灯光下,石窟内的所有墙壁,从顶到脚,都绘满了五彩缤纷的各种壁画,甚至在连接洞口的甬道墙壁上,也精细地画满了壁画,铺天盖地没有一点间隙,真如一座金碧辉煌、满目灿烂的艺术宫殿!张大千对随行及家人说:"不得了!比我想像中不知伟大
-
梦笔成璋:任梦璋八十艺术回顾展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家
油画家
董希文
任率英
桃李满门
鲁迅美术学院
新中国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
西莫夫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描述:
2014年8月2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鲁迅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梦笔成璋——任梦璋八十艺术回顾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任梦璋先生是我国当代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早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师从徐悲鸿、董
-
西方写实主义油画与现代主义油画在中国发展比较管窥
-
作者:
石孔辉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家
董希文
普通生活
尼德兰
外来艺术
写实油画
西方国家
美术领域
艺术形式
-
描述:
油画的产生是在晚期哥特式时期的尼德兰,它传播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不像中国的水墨画或者波斯的细密画那样只是成为某一地区的画种,而是走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成为了古典主义的工具。这与油画大师们在绘画中注入人文主义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能够更加真实地重现人们的形象和当时的生活环境。那么西方的写实主义油画与现代主义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是怎样的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油画与中国交流过程中的得与失。使我们今后以一个更加清醒的态度面对外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