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师徒】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西部拾零
-
作者:
张锦贻
来源:
少年文艺(上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轰鸣声
奇异的
唐僧师徒
沙枣叶
在草原上
胡杨树
座座
西行
内蒙古西部
一丛丛
-
描述:
奇妙的石头在黄河边上的湿地里,常常会捡到一些色泽美丽、花纹奇异的石头。有的像是一幅山水画,有的似乎是一帧花卉素描,也有的竟活龙活现的是一个人像雕塑。其实,这都是黄河水时涨时落、长年冲浸的结果。在河畔的沙滩上,还能寻觅到金闪银烁的石头,因着这些石头还可以找到矿藏呢。清澈的海子在大西北干旱的土地上,人们把沙丘边、小路旁的水
-
粉彩胭脂红地轧道开光瓶
-
作者:
冯明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工技术
红绿
奇异的
师徒传承
圆器
窑器
不自觉
此器
浅绛
微寒
-
描述:
的“朋友”,真切的沁凉从指头传到神经,奇异的手感触动着一个词蹦出来——“手工”。手工又是一种具体的技术、技能,需要师徒传承过程,需要勤勉坚韧的毅力和踏实虔诚的态度,如十年磨一剑的功夫积累,“匍匐
-
粉彩山水人物纹椭圆深腹盘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工技术
红绿
奇异的
师徒传承
圆器
窑器
不自觉
此器
浅绛
微寒
-
描述:
长46厘米,宽37厘米,高4.5厘米。花边形盘口,深腹处绘一周锦底纹。盘内绘山水人物纹:远处留白显得天际无边;高塔、房舍错落山间;人们或泛舟行在宽阔的江面上,或拱手道别,或在草亭外坐下攀谈,或在树下耐心地等人,或骑马前行……宏大的场景容纳于方寸间,可见绘者章法布局之得心应手、胸有成竹。粉彩发色淡雅,釉面光润,胎体厚重。
-
近代中国陶瓷教育的嬗变和传承探析
-
作者:
曹泓力
来源:
求知导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徒传承教育模式
家庭式教育模式
陶瓷教育
学院式陶瓷教育模式
-
描述:
我国古代的陶瓷教育经历了由家庭式教育模式到师徒传承教育模式的嬗变过程。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和世界陶瓷业的发展,如何选择一种新型的陶瓷教育模式是实现中国陶瓷业的传承
-
景德镇民间师徒制与学院派教学的融会贯通
-
作者:
刘莎
陈嘉吟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徒制
学院派
基地建设
-
描述:
景德镇民间师徒制教育基本功扎实但知识面较窄,学院派艺术素养相对宽泛但容易导致技能基础薄弱。开展景德镇民间师徒制与学院派相结合的教学成为了一种日益迫切的内在要求,势在必行。本文拟通过对于师徒制与学院派教学的结合研究以及对基地建设的探讨,试图从中获得一些对于建设粉古彩基地有帮助的内容。
-
沿袭与创新:景德镇近代陶瓷教育研究
-
作者:
孔铮桢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徒制
学堂
近代陶瓷教育
民族性
-
描述:
通过梳理景德镇近代陶瓷教育的发展脉络,总结出师徒传承制在古代陶瓷技艺的传授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思想文化、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等现实条件发生改变之后,这种教育模式势必会为更先进
-
江西"九江寻承艺术博物馆"汪登保藏品展示:景德镇国窑雕塑瓷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作者:
罗瑾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徒制
技术工人
艺术瓷
余家国
印坯
艺术博物馆
周国桢
曾龙升
颜色釉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一、确立对景德镇国窑雕塑瓷保护的文化依据和社会依据世纪50年代到年代,当景德镇随着十20 90余家国营瓷厂的建立之际,支撑国窑雕塑瓷生产的主要是雕塑瓷厂。景德镇雕塑瓷厂聚集了当地技艺最为精湛的工匠,当时培养技术工人的唯一途径——师徒制承传是最主要的形式。耳濡目染
-
景德镇民间师徒制与学院派教学的融会贯通——以粉彩古彩基地建设研究为例
-
作者:
刘莎
陈嘉吟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徒制
学院派
基地建设
-
描述:
景德镇民间师徒制教育基本功扎实但知识面较窄,学院派艺术素养相对宽泛但容易导致技能基础薄弱。开展景德镇民间师徒制与学院派相结合的教学成为了一种日益迫切的内在要求,势在必行。本文拟通过对于师徒制与学院派教学的结合研究以及对基地建设的探讨,试图从中获得一些对于建设粉古彩基地有帮助的内容。
-
近代中国陶瓷教育的嬗变和传承
-
作者:
李松杰
练崇潮
来源:
沧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教育
学院教育
家庭式
师徒传授
-
描述:
传统中国陶瓷教育包括家庭式的教育模式和师徒传承的"传习所"式的教育模式。但到了近代,这两种模式面对陶瓷科技的变化,已无法适应中国陶瓷业的发展。面对这种局面,有识之士通过创办新型陶瓷教育学校来促进近代中国陶瓷业的转型。
-
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模式刍议
-
作者:
姜源傅
余琍萍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
现代学校教育
师徒传授
班级教学
-
描述:
景德镇手工制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教育有着独特的教育规律,传统的师徒传承和现代学校教育各有优点和不足,探索这两种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并培育出新的教育模式,对于传承景德镇手工制瓷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远的现实和将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