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布莱斯】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书写墙面——布莱斯‧马登的中国作品与现代主义
-
作者:
刘巧楣
来源:
台大历史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莱斯‧马登
现代主义
绘画
二十世纪
-
描述:
布萊斯‧馬登(Brice Marden, 1938~) 在1960年代末期開始作畫,被視為「低限主義派」,他很快就反對西方後現代主義者認為「繪畫已死」的觀念,並轉向中國書法尋求靈感,以復甦裝置於牆面之畫面觀念,作為繪畫之特徵。依照克里蒙‧格林堡(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的形式主義藝術批評,以牆面為畫面根基的概念,意味著完全平面、非三度空間幻覺的圖畫表面,其典型為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在1947~1951年間的壁畫式大尺幅油畫。格林堡的理論在1940年代末開始成為當代藝術論述與實作中最具影響力的說法,直到1960年代末才被質疑。馬登多方嘗試西方古典與現代藝術,又穿越一般看法中隔絕東方藝術之牆,從中國詩與唐代壁畫中的舞者,以及蘇州園林的湖石中汲取靈感。他重新發掘藝術史,因而重新解釋現代主義對畫面如牆面的譬喻,創造東方與西方之間的物質與心靈主動。相對於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對繪畫的教條,馬登將不同的繪畫文化放在不容質疑的畫面空間,將世界的內容再度引進藝術的範疇。
-
Writing on the Wall: Brice Marden's Chinese Work and Modernism
-
作者:
刘巧楣
来源:
台大历史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莱斯?马登
现代主义
绘画
二十世纪
-
描述:
布萊斯•馬登(Brice Marded, 1938~)在1960年代末期開始作畫,被視為「低限主義派」,他很快就反對西方後現代主義者認為「繪畫已死」的觀念,並轉向中國書法尋求靈感,以復甦裝置於牆面之畫面觀念,作為繪畫之特徵。依照克里蒙•格林堡(Clement Greenberg, 1909~1994)的形式主義藝術批評,以牆面為畫面根基的概念,意味著完全平面、非三度空間幻覺的圖畫表面,其典型為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在1947~1951年間的壁畫式大尺幅油畫。格林堡的理論在1940年代末開始成為當代藝術論述與實作中最具影響力的說法,直到1960年代末才被質疑。馬登多方嘗試西方古典與現代藝術'又穿越一般看法中隔絕東方藝術之牆,從中國詩與唐代壁畫中的舞者,以及蘇州園林的湖石中汲取靈感。他重新發掘藝術史,因而重新解釋現代主義對畫面如牆面的譬喻,創造東方與西方之間的物質與心靈主動。相對於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對繪畫的教條,馬登將不同的繪畫文化放在不容質疑的畫面空間,將世界的內容再度引進藝術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