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2158 条
-
五贤图
-
作者:
方学良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高宗
宣和
南宋初期
中国古代
创作高峰
宗室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艺术个性
-
描述:
我的画:我醉心于大自然中花鸟的魅力,还是源于曾从事植物研究工作的巧合,加之生活中对禽鸟的爱好,让我与自然中的花鸟虫草结下了不解之缘,绘画儿时曾见到过的一切。现身处都市怀着还原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之心愿,在创作中一直以自然界人们熟知的山形树态、花姿鸟势为题材,从宋人精工之笔中吸取养分,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渗入现代表现手法,在工笔画中寻找写的意境。
-
俏不争春:北京画院院藏20世纪工笔花鸟画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花鸟画家
著名画家
20世纪
画展
北京地区
画院
合作作品
-
描述:
1月27日至3月1日,“俏不争春——北京画院院藏20世纪工笔花鸟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主要展出20世纪北京地区工笔花鸟画家精品画作五十余幅,包括于非蔺、田世光、俞致贞、马晋、汪慎生、屈贞
-
于非闇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范学校
书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1949年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美术研究所
北京
-
描述:
于非闇(1889-1959),字非厂,名照,别号闲人。出生于北京,原籍山东蓬莱。自幼得书画家传。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学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
-
艳美与典雅:重读于非(?)《玉兰黄鹂图》
-
作者:
赵跃鹏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范学校
民间绘画
画法
用色
晚年创作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重读
黄鹂
白玉兰
-
描述:
与陈之佛并称"北于南陈"的于非闇,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工笔花鸟画的代表性画家。他学画从明代陈老莲入手,进而溯源至五代两宋,于宋徽宗赵佶处得力尤多。早期的作品较为淡雅,后期则趋于丰满富丽。作于1956年的《玉兰黄鹂图》,即为其晚年创作的精品,也是其代表作之一。阅读于非闇的《玉兰黄鹂图》,画面中明快的色调最引入注目。石青底上的白玉兰隐秀温润,黄鹂的颜色更显光鲜亮丽。这一色调的处理,可以看到于非闇在对两宋花鸟画的研习中,也接触到南宋的缂丝工艺,并将之大胆地借鉴到工笔花鸟
-
妙于陈馨—于非蔺、陈之佛精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继承与发展
陈之佛
集中呈现
中国美术家协会
工笔花鸟画
精品
南京博物院
-
描述: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南京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妙于陈馨——于非周、陈之佛精品展”于7月25日上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作为北京画院今年重点策划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专题之一,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北京画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于非同、陈之佛两位工笔花鸟画大家的精品力作70幅。展览共分为“与古为徒”“我师造化”“诗情画意”3个专题,力图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写生与师法自然、个人涵养与风格创造等角度揭示中国画内在衍变发展的普遍规律。
-
北京画院美术馆 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展
-
作者:
本刊讯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向祖国
陈之佛
北京画院
精心绘制
工笔花鸟画
师造化
南京博物院
师法自然
中国美术
于非闇
-
描述: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南京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展"于7月25日上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作为北京画院今年重点策划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专题之一,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北京画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于非闇、陈之佛两位工笔花鸟画大家的精品力作70幅。展览共分为"与古为徒""我师造化""诗情画意"3个专题,力图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写生与师法自然、个人涵养与风格创造等角度揭示中国画内在衍变发展的普遍规律。
-
江宏伟作品观摩展
-
作者:
梅鹤圃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摩
北京市朝阳区
宏伟
工笔花鸟画
视觉表现
作品
美术馆
古典情怀
-
描述:
10月16日,“江宏伟作品观摩展”在北京市朝阳区明怀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江宏伟的花鸟画精品60余件,多数为近年新创作的作品。 江宏伟的工笔花鸟画取法宋人花鸟,浸以个人对江南风物的长期体味摹写,在作品中糅合清雅与古典情怀,体现出一种静观花开水流的清寂与淡然之态。在此次个展中,江宏伟仍然在花草禽鸟的形态与色泽之间“体会生命的丰盈”和四时节气的更迭,以敏感的视觉表现花鸟虫鱼在春华秋实、乍暖还寒的环境中的种种情态,通过灵动的勾画和层层渲染.让观者也身临画中,体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自然造化。
-
常州木一堂美术馆 王汇涛、金大伟艺术作品展
-
作者:
宁小愚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花鸟
院体
艺术作品
工作室
美术学院
工笔花鸟画
江苏常州
美术馆
有机结合
文人画
-
描述:
"王汇涛、金大伟艺术作品展"于4月18日在江苏常州木一堂美术馆展出。金大伟系浙江画院花鸟画工作室学员,他和王汇涛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同窗好友。王汇涛主攻工笔花鸟画,画法宗宋入院体,风
-
广东·中山 诗意的栖居:张伟民花鸟画精品展
-
作者:
王凯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栖居
广东
自我
浪漫主义
工笔花鸟画
精品
作品
创作方式
心性
-
描述:
11月5日下午3点,"诗意的栖居——张伟民花鸟画精品展"在广东中山市开幕。展览共展出张伟民作品80余幅,其中既有其扛鼎力作,亦有近期新品。在中国画界,张伟民是倡导工笔画应当具备"写意性"这一学术主张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工笔花鸟画家的他,在40年的从艺道路上一以贯之地秉承着这一理念,并实践着艺术创作之路。相比于当下工笔画过分求大、一味
-
中国工笔画大事记简编(1949-2010)
-
作者:
潘欣信
王凯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画
工笔花鸟画
创作
美术展览会
中国画
美术作品
美术馆
中国美术
北京
-
描述:
编写说明:1.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工笔画家响应改造国画的号召,转向新年画创作。因此,这一时期的工笔画成就主要体现在年画创作上,形式除了工笔性较强的年画之外,还有白描、连环画。2.建国初期,由于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