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202 条
-
喻继高 尽展时代春光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大人民群众
工笔画
江苏省
艺术家
印刷品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作品
傅抱石
-
描述:
在当代画家中,他当之无愧是出版物数量最多、发行量最大、最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家 六月的南京,正是满目葱郁的季节,溪桥柳畔、梅青杏黄、莲叶田田……徜徉在如画的风景中,让人不禁感慨,这样清秀空灵的江南山水,确是艺术的无穷源泉,也难怪她孕育了中国画坛影响最为深远的流派之一——“新金陵画派”。 生于徐州,成长在南京的喻继高先生,正是当代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家。
-
话说徐州访谈纪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徐州
地域文化
江苏省
艺术家
地理位置
工笔花鸟画
汉文化
中国画
李可染
-
描述:
喻继高(著名工笔花鸟画家、原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离开徐州到现在已经62年,在离开老家之前,基本上就是生活在农村,小时候农村的小孩没有什么好玩的,就是放羊,抓蛐蛐等,同大自然的接触比较多。这对我以后进入南艺跟着老师学习工笔花鸟画,有很直接的关系。徐州这个地方,历史悠久,又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加之五省通衢和毗邻曲阜的独特地理位置,深受不同地域优秀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给养。清代以后至解放前后,战火不断,再加上天灾人祸,徐州生活很是艰苦,但是对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依然十分重视。我在小时候经常读古诗,贯穿一个读书的思想。让孩子好好上学,懂文化,讲礼仪,有一个崇尚文化传统。
-
工笔花鸟画家刘刚
-
作者:
刘刚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工笔花鸟画家刘刚
-
写生在高校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
作者:
张玉霞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工笔花鸟画
写生
-
描述:
写生教学在工笔花鸟画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历代画家都注重对实物进行写生,而在目前的高校工笔花鸟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不重视花鸟画的写生教学,课程设置及写生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足。这些亟需通过建立写生基地、灵活调整写生的季节安排、提倡现场写生以及增加写生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等措施加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实物写生能力。
-
王有为工笔花鸟作品
-
作者:
陆东红
来源:
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花鸟画家
系统学习
澳大利亚
北京市
作品
有为
国际友人
-
描述:
王有为,1953年生,北京市人,拜师于中央美院著名工笔花鸟画家金鸿钧教授门下,为人室弟子,系统学习了工笔花鸟的知识与技法。其作品清新、淡雅、沉稳、和谐,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一些作品被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国际友人收藏。
-
诗意文心入画图:工笔花鸟画创作有感
-
作者:
顾光明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境
工笔花鸟画
诗意形式
-
描述:
本文以创作工笔花鸟画应追求诗意为切入点,根据创作实践,进行形式探索,最终让工笔花鸟画的意境呈现诗意,体现中国的美学思想,并保持中国气息。
-
南方花卉题材工笔花鸟画创作谈
-
作者:
钱斐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特色
题材
创作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创作以南方花卉作为工笔花鸟画题材的花鸟画,反映地域人文特色:一是传承传统的表现技法:二是描绘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三是与时代接轨,与生活相联系;四是在结合多种表现语言形式的同时,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中国花鸟画艺术风格
-
好古敏求: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中国工笔花鸟画
-
作者:
刘吉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继承与发展
社会环境
中国工笔花鸟画
风格
绘画
-
描述:
纵观中国绘画史,中国工笔花鸟画一直在继承与不断发展变化中。它的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所处社会坏境条件的异同制约着不同画派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特点及其画家的风格。
-
盛世画家 太行之子——鉴评中国著名国画家贾国英太行工笔山水
-
作者:
赵宁环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情趣
个人意志
画家
画画
-
描述:
我认识著名实力派工笔山水画家贾国英先生是从他的作品开始,当读到其《名家画名山——太行山专集》的十三幅原创作品时,我顿感一种震撼,其作品精工细腻,设色古雅,构图恢弘、文人意趣浓郁、古意高远、格调独特,彰显出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艺术特点。唐朝诗人刘沧咏太行有诗云:"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贾国英笔下的太行山水正是传达着这位太行之子对太行山的感悟与热爱,传达着中国绘画的艺术张力和审美情趣,给人留下了对太行自然之美的丰富想象与鉴赏中国绘画的无限畅想空间。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曾说:"天地万物,均有不齐,常待人力补充之",将主观审美与客观效果融为一体,这正是贾国英先生行走的艺术路径。
-
简谈工笔花鸟与没骨花鸟在技法与审美上的异同
-
作者:
张菊
王东方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没骨花鸟
技法与审美异同
-
描述:
中国花鸟画从风格上来说又分为工笔、没骨、写意等,工笔花鸟是工笔画的一种; 工笔画,又称“细笔画”,简称“工笔”或“细笔”,是中国画中工整细致一类的绘画品种,自唐宋以来,工笔花鸟画的技法就已基本定型,又历经元、明、清各代画家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工笔画的特征与“写意”画相对应,用笔细致工整,线条分明,结构严谨。而没骨画花鸟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本文从工笔花鸟与没骨花鸟在技法与审美上比较它们的异同。
<
1
2
3
...
15
16
17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