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2014 条
-
紫薇堂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中国人民大学
紫薇
画技法
线描人物画
硕士研究生
学士学位
艺术学院
-
描述:
刘阔,1988年生于北京。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亦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获艺术学硕士学位。出版有《刘阔工笔花鸟画技法--花卉篇上》《刘阔工笔花鸟画技法--花卉篇下》《刘阔工笔花鸟画技法--禽鸟草虫篇上》《刘阔工笔花鸟画技法--禽鸟草虫篇下》《刘阔白描没骨花鸟画谱》《中国历代线描人物画精选》。并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其花鸟画作品收藏于海内外。
-
重沾雨露的老花——于非闇及其工笔花鸟画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花
审美时尚
工笔画
常务理事
瘦金书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北京市
中国美术
-
描述:
于非闇(1889~1959年),名照,字非厂、闲人、老非,北京人。清末贡生。曾任北京画院画师,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市文联常务理事。出版有《非闇漫墨》、《于非闇工笔花鸟选集》、《中国画颜料研究》等。
-
丹青映艳:田世光花鸟画精品回顾展研讨会发言选编
-
作者:
邵大箴
李小可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中国花鸟画
研讨会
传统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张大千
作品
研究生
写意花鸟画
-
描述:
薛永年:我跟田世光先生没有过近距离的接触,虽然我也是美院毕业的。但是我很喜欢田先生的作品,鸟语花香,雅丽清新,非常美。他不是用形式的新奇来吸引人,也不降低标准讨好观者,更不过分地拉开跟传统的距离,而是综合传统,循古出新,表达花鸟世界的生机,注入和谐丰富的情韵。我在吉林省博物馆工作期间,馆里有田先生的收藏,有一张《白鹦鹉》,我还临摹过。双瓣海棠是干花万朵,白鹦鹉是白中透黄,画得非常精到,能够醉人。田先生的艺术建树我觉得主要在工笔设色花鸟画方面,特别是他还有一
-
孔六庆艺学散言
-
作者:
李万康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中国花鸟画
工笔画
中国画艺术
高淳县
陶瓷绘画
工笔花鸟画
作品
虚静
艺术学院
-
描述:
孔六庆,1955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祖籍江苏省高淳县,自号无事居主人、虚静斋主。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术专史》编委会副主编。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黄筌画派》、《徐熙画派》、《继往开来——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画之道——创作与学术的互动》、《李长白研究》、《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研究》(合著)、《春秋花语》、《孔六庆工笔花鸟作品集》、《中国美术家档案·孔六庆卷》等。一2009年8月,我在南艺学报《美术与设计》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同一期有孔六庆的花鸟画专题介绍。通常我对画家的专题介绍都不太关注,因为很多名过其实。但本期扑面而迎孔六庆画作,却因其格高品洁、清新俊逸而叹服不已,是为认识其之学、艺之始。孔六庆,无锡人,祖籍高淳县漆桥镇,少时下乡九年。1977年冬恢复高考,次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过两年,凭依志趣,入工笔花鸟画大家李长白教授主持的工笔花鸟画班学习,从此一生笃定而不移。又过两年,学成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生命几无跌宕。
-
韦江凡画集首发式在北京画院举行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中国花鸟画
工笔画
中国画艺术
高淳县
陶瓷绘画
工笔花鸟画
作品
虚静
艺术学院
-
描述:
近日,由北京画院主办,渭南市委宣传部、渭南市文联协办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韦江凡》首发仪式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该书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精品系列丛书之一。 范汝愚工笔重彩绘画精品展开幕 近日,由四川美术家协会主办、盛世风韵承办的“大风神韵—范汝愚工笔重彩绘画精品展”在成都诗婢家美术馆开幕,共展出范汝愚国画作品197件。展览期间举行了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范汝愚画集》首发式。 王冬龄、邱振中、徐冰作品展在深圳举办 3月17日,由OTC当代艺术中心和深圳画院共同主办的“书与法—王冬龄、邱振中、徐冰作品展”在深圳举办。此次活动是第六届深圳水墨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艺术理论家严善錞和祁小春策划,试图通过此次展览审视和检讨书法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并寻找书法在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 朱屺瞻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开幕 3月23日,“画苑千秋人—朱屺瞻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主办,朱屺瞻纪念馆协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承办。著名学者冯其庸、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收藏家黄贵权、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雁南等出席开幕式。
-
点击中国画
-
作者:
方政和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中国花鸟画
工笔画
中国画艺术
高淳县
陶瓷绘画
工笔花鸟画
作品
虚静
艺术学院
-
描述:
宋元绘画是方政和汲取丰美营养的天地与起点,其心摹手追并以个人式的悉心融入来获取启发和感悟,其画面常有天高地远的阔大感和情绪充盈的贯穿,趁势、平衡、饱满,谨严的结体中映带着抒写的意态。这种美感与愉悦,有着东方艺术的审美特质—表意与抒写、物性与感觉共融,其中有些画让人似乎能听得到像宋人崔白《双喜图》中飕飕的风声,画的背后隐隐然有一种自然之力的弦外之响。这种抒写性的墨韵带有明显的装饰意味和理性升华,有他们这一代人共有的隐喻的品质。 工笔的绘画方式,让我拥有了把美温和地散播到最微小的细部的耐心,我乐于享受这种娓娓道来的方式。
-
道心惟微——艺术杂记
-
作者:
刘述伶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山水画
道心
大甸子
蜡嘴
艺术
工笔花鸟画
空中
野鸭
黄雀
-
描述:
刘述伶,号了了斋。1941年生于山东莱州。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烟台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出版有《刘述伶作品集》等。 上古时期,我们山东地界的先民被称作“东夷”,又把从山东至辽宁东部沿海一代的原住民称作“鸟夷”。其实这种称谓与我们华夏先祖是由“玄鸟陨卵”而生的传说一脉相承。再环顾世界各民族,大都有着神秘的鸟崇拜、鸟图腾的鲜活事例,这就充分说明了鸟族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约而同地早就被神圣了。 纵观中国历史,各种鸟的形象在石器、甲骨、青铜、陶瓷、织绣乃至于广泛的文学、艺术、宗教里,无不得到精彩的展示。“鸟文化”始终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鸟合一的精神境界达到了极致。那些背后长着两片翅膀的“羽人”、《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不就是中国古代版的杨利伟与刘翔先生们吗? 在数千年的中国美术史上,中国绘画逐渐形成了由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在花鸟画领域里又分写意与工笔两大派系,同道方轨,不分轩轾。窃笑我一介海东鸟夷,竟也有幸一生与鸟结缘,寄身在工笔花鸟画这片天地里,从容耕耘,其乐融融。
-
有着盈千累万的欣赏者
-
作者:
李松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山水画
道心
大甸子
蜡嘴
艺术
工笔花鸟画
空中
野鸭
黄雀
-
描述:
任率英(1911〜1989年),曾用名任敬表。河北省束鹿县人。幼年随当地老画工冯老智学习绘画。后师从吴一舸、徐燕孙,20世纪40年代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1951年始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年画、连环画创作。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出版有《怎样画刀马人物》、《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任率英》等。 作为工笔重彩人物画家的任率英,在年画、连环画的长期创作实践中,使传统的工笔画接近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同时,也提高了通俗性画种的艺术品位。 任率英先生1911年生于河北束鹿农家,少年失怙。十岁那年,跟当地民间画工冯老智学画人物画和佛像。27岁离乡前往北京,初从吴一舸学画。28岁时,经由竹刻名家张志渔介绍拜徐燕孙为师,由此奠定了任率英此后的创作道路。 徐燕孙(1899〜1961年)长于仕女、鞍马人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课徒卖画为生,抗日战争时期滞留北平,曾画过一些表现爱国情怀的历史题材作品,如《岳母刺字》、《岳侯破阵》、《木兰还家》、《赤壁鏖兵》等,后来集为《霜红楼画剩》,由门人任率英和李大成为其筹资编印出版
-
孔六庆工笔花鸟画赏析
-
作者:
文景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游于艺
中国艺术
中国画艺术
倪云林
中国绘画艺术
孔子
重大影响
工笔花鸟画
作品
-
描述:
由于孔子“游于艺”思想的早期影响,自古以来,文人们写字作画首先标榜自己是“自娱”,以至于后世的王维、苏轼、米芾、倪云林等,都是游戏笔墨的“游于艺”者,其“游”的成分更是越来越浓,直到近代的黄宾虹、齐白石,无不都是孔子“游于艺”思想重大影响的结果。孔子“游于艺”的思想,既是中国艺术尤其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先导,也是一切艺术的最
-
杨立奇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南京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工笔花鸟画
美术馆
-
描述:
杨立奇,1979年生于山东招远。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师从江宏伟先生。2007年参加北京今日美术馆“青涩创想”展览,获银奖。出版有《当代工笔画唯美新势力——杨立奇工笔花鸟画精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