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丝绸之路上的铜钹(下)
作者: 周菁葆   来源: 乐器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坦因   乐器   陶片   西部考察   朝鲜半岛   演奏   新疆和田   丝绸之路   伎乐   铜钹  
描述: (接上期)1900年英国斯坦因从新疆和田约特干古城挖掘携走的和田约特干击钹吹笛伎乐陶片,刊布于斯坦因的《塞林迪亚——中亚和中国西部考察详细报告》中。该残陶片高12厘米,宽13.5厘米。陶片用浮雕刻出人物与图案,然后烧制。陶片上部有两块长方形装饰纹,下面是卷条珠纹边饰,中部为两
面对干扰 更要发展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来源: 中国石油石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名山大川   钓鱼岛   石油石化行业   休闲旅游   各行各业   兴奋剂   供应商   生产者   发展  
描述: 中秋国庆,中国人迎来了一年一度最宽裕、最惬意的休闲旅游假期。暖阳高照,金风送爽,季节的更替使大地披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颜色。从喧闹的城市、紧张的岗位、无聊的居室中释放出来的人群,无拘无束地涌向了名山大川。在一个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上,正在上演一幕令全世界钦羡的消费盛宴。这对正在低迷中痛苦调整的中国经济,无疑于一针兴奋剂,对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供应商都是一大利好,包括石油石化行业。
教师应该向幸福努力
作者: 田志强   来源: 西部散文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对教师而言,自己工作的意义决定着你人生的意义,自己工作的价值决定着你人生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只有把工作当作“事业”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社会对教师角色的界定和赋予的使命必须内化为自发自觉的行为才能实现,教师的敬业、勤奋、刻苦、奉献是他追寻人生价值的内在过程,不是依靠外界规范束缚的,这是教育有异于其他职业的地方。 教师不容易,当好教师更不容易。人的最初理想就像一根手指头般尖锐,但是经过现实的打磨成了拳头状,这是才发现拳头出击远远大于一根手指头的力量。既然我们选定了这把椅子,就一定有自己的规划和未来,幸福是在规划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体现的。 当然幸福并不永远表现出轻松自在的人生,但幸福似乎就是这样的点金石,使得黑白人生变得五彩斑斓,幸福便是这样的催化剂,使得困仄际遇酝酿出香甜。幸福便是一种由内而外流淌出来的甘霖,有丰富的人生内涵而又有无尽的生命回味。 鲜花就在前方,我们正在路上。我们教师必须幸福! 幸福是满足、是宽容、是感恩、是和谐。
四月,樱花
作者: 夏立楠   来源: 西部散文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告别了冗长的冬季。三月末,四月初,阳光变得明丽。春风和煦,缓缓拂过大地。春季这样随风而来,万物在她的感召下开始复苏。 这几天阳光暖和,不禁令人精神焕发,似乎全身每一处的细胞都开始活跃起来。学习任务繁重,卸下一身的疲倦,总想出去走走。 出了寝室,便是被春风装点得五彩缤纷的校园。红的红,粉的粉,白的白,远近不同,笼笼簇簇,一片生机盎然。花开时无声,绽时美丽。这样跃入眼帘的盛景,别说是一饱眼福,更想张开双手拥抱整个自然,抑或是吞下整个春天。
寨沟与龙沟的精魂
作者: 复达   来源: 西部散文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寨沟水韵 九寨沟之美,美在水。那水,多色彩,多层次,多元素,融成了她独特的水韵。 先说湖。对湖,我独有钟情,像依旧迷恋初恋情人那般,总是向往,总欲投身其间。而九寨沟被作为海子的湖泊,更让我依恋。那星罗棋布的湖泊,犹如一位位清纯靓丽的仙子,让我恍然间对以前钟情过的湖泊产生一种喜新厌旧的感觉。原来世间还有这般艳丽多彩、清雅纯然而富含韵味的湖泊。 品味九寨沟的美景,抑或九寨沟美景所惑魅人的,首先是那湖水的色彩。清澈,明澄,这些用于湖水的词语,在九寨沟太普通,太一般。在清澈、明澄之中,九寨沟的湖水沉淀的是色彩的艳丽。看那一座座的湖泊,每一座几乎各有各的色彩,黄绿,乳白,褐黄,黛绿,青绿,当真是绚烂多彩。即便是蓝,也呈现出青蓝、宝蓝、靛蓝、深蓝等诸种蓝的层次,赋予了蓝的多重性,令人惊叹。五花海可算是所有湖泊的代表。随着季节的变化,五花海的水色也随之变换,青,黄,绿,黛,蓝,或色泽分明,或相互间杂,五彩斑斓,光彩迷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一个季节,多重色彩,九寨沟的水便多了几分韵味,也奠定了她美丽的地位。 九寨沟湖水的美,还在于她的倒影,犹如品味一位淑女,侧面、背景也显娇艳一般。
岳麓山追寻楚魂
作者: 海玉文   来源: 西部散文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一次盛大的南疆笔会,作为内蒙古唯一一位作者我在长沙文联黄景明先生的陪同下,有幸游览了岳麓山,追寻到了湖南的楚魂。湖南省会长沙,这座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红色之城,在抗日期间全城曾焚于大火。而此前的劫难更是令人心酸,目不忍睹。湖南的历史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在荒芜上建筑繁华,在繁华中湮灭而荒芜,而后又开始新的构建。 一如中华民族传统的木质建筑,雕梁画栋,玲珑剔透展翅飞翔的梁影,充分显示古老东方建筑艺术的古色古香,以及栩栩如生的鬼斧神工。
龟兹断想
作者: 黄毅   来源: 西部散文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在库车,在库车的老城,在克孜尔千佛洞,在苏巴什故城,在克孜尔尕哈烽火台,在时间似乎停止流淌的宁静深处,每一个前来造访龟兹故地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幻听或者幻视的感觉。 在库车,只要你放慢脚步,关闭被世俗的喧嚣充塞的耳朵,打开静谧的内心,你就会听到那穿越时空的驼铃声,低吟着丝绸古道的今昔,让这个丝路中道的要冲之地,凝固出雕塑般的沧桑感;曼妙的龟兹乐在时空中回荡,那曾引领了汉唐乐风,重建中原古典雅乐,令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代大诗人如痴如醉的乐音,携裹着龟兹泥土的芬芳,带着西域特有的野性与生机,冲腾回旋,轰鸣散播,让这块异质土地的激情千百年来仍迸发四射;还有鸠摩罗什诵经的呢喃,沿着木扎特河谷潺潺流淌,他门下的三千弟子八百高僧在他的领诵下,声如八月之山洪,冲刷着他身后的岁月,那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金刚经》,是《妙法莲花经》,这个道震西域,名被东国的佛经翻译家,用他诵经的梵呗之音串起了一串永不溃散的珠链,让它在历史的手中铮然滑动;大地在震动,群山在颤抖,这是开山伐石的声音,这是铁锤和钢钎合奏的交响,这是开凿地球上最大石窟寺群的铿锵之声,那开凿于红色崖壁上的大大小小569个石窟,大张着569个嗓喉,向世界传喻着中原佛教第二故乡的浓浓乡音;那是龟兹古渡吧,此岸的情郎用一声锐响的呼哨留驻彼岸正准备离去的姑娘,姑娘并不回应他,隔着滚滚的水波,她的一道轻轻柔柔的目光便是电光火石,让整个世界顿时失聪,龟兹古渡,渡去的人已成为历史传说,而传说总在人们的心中复活。
苍茫大美
作者: 林文钦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直到如今,我的记忆中仍存留一幅叫《月出》的油画。这幅画作曾在2003年的国际画展上展出,并被业界评为金奖作品。 油画上表现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一静谧的夜晚,夜空里深蓝而澄澈,一点也未受工业化的污染,新出的月光洒着原始的银白,冲击着人的视觉感官,又清冷得高傲,透着一层淡淡的忧郁。这幅作品因捕捉了月光的宇宙生命力,展现出大地的野旷之美。 随着视线在画面上逡巡,我的眼前闪过“苍茫”这个词语,同时也掠过思想家卢梭的一句箴言:不经历苍茫,你就不知天地的宽广。 当记忆倒回到2005年的深秋,那时我正站在甘南的桑科草原上。 触目而来的是一望无垠的原生态景象:奔腾的水,磅礴的山,湛蓝的天空,翱翔的鹰,凌厉的风,在这样一个与天地相接的地方,最美的还数那里的民众。喧嚣之外,他们依然保持着原始的赤诚和淳朴。那朝圣路上的虔诚跪拜,是一种原始的、至真至纯的表达。我想每一个身影后面,必定是一个饱满而圆润的灵魂。只有在这里,心灵才会感受到无法言说的震撼;只有在这里,灵魂才找到了真正的归宿;也只有在这里,人与天地,与宗教才结合得如此完美。原生态的山水和她的赤子,那升起的风幡,那转动的经筒,那缭绕的香雾,那传诵的箴言……神秘的宗教气氛对没有灵魂归属感的我们来说,就是一种致命的诱惑。
神迷的青藏高原
作者: 王剑冰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七月的结古草原,正是百花摇曳、芳草蓬茸的时候。五彩缤纷的帐篷、康巴藏族的民族服饰加上风情万种的歌舞,为这场赛马会增添了无限色彩。赛马作为藏民族传统娱乐活动,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在有些古老的壁画上,就雕刻着骏马争驰的场景。每次的赛马会上,还会有赛牦牛、摔跤、马术、射箭、射击的表演,从而构成了方圆数百里的喜庆节日。青海、云南、四川的藏民族也要赶来加入其中。 这天晨起,人们早早走出暖和的帐篷和蒙古包,来到山溪边梳洗打理,埋锅造饭。
趋近自然
作者: 范曾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是原始和早期农耕社会对人类的恩赐。因为信息的往还等于零,所以人们在一定的、不变的地域中生活,至于文化的产生,它依据的是自然的合目的性,当这样或那样与大自然的目的相侔时,便会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这文化除体现自然的目的外,还包含着人类自身的目的和需求。由于每一个族群所见、所知、所爱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于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多元的文化,在世界遥远的上古即已存在于人间。每一个族群,都有自己的一偏之见,所以文化往往在偏见中成长,这种偏见越烈,则其文化的独立性越著。 文化的多元还来自人类对宇宙本体的认识各有不同的集体记忆,这种认识,会渗透到他们文化的各个领域,世代传递,以致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这种传统是那样的坚不可破,成了精神维系和凝聚的元素。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的背景,是工业家和商业家们都在争取市场的过程中发现的,市场——商业的阳光是有限度的,而对阳光的争取,则正如康德所言:“犹如森林里的树木,正是由于每一株都力求攫取别的树木的空气和阳光,于是就迫使得彼此双方都要超越对方去寻求,并获得美丽坚挺的姿态。”康德以为这是一种历史的理性,今天全球经济的趋向一体化,证明了康德的伟大预言。
< 1 2 3 ... 5 6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