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威海 框中风景
作者: 卫毅   姜晓明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破损   历史   记事本   英国人   高尔夫球场   刘公岛   威海卫   斗烟丝   圆珠笔  
描述: 历史梁月昌老了,实际上,他看上去比62岁的年龄更加苍老,往后一缕一缕梳理平整的头发如同雕塑,给人以质地坚硬的印象,皱纹像是深凿,仿佛早已过70岁的光景。他会随手从身上的多袋马甲里掏出一个破损的、卷边儿的、水渍明显的小记事本,还有一根红色的圆珠笔。这是他的成瘾之物,如同烟斗烟丝。他也抽烟,但不及对纸笔这些个什物的迷恋。
设备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破损   历史   记事本   英国人   高尔夫球场   刘公岛   威海卫   斗烟丝   圆珠笔  
描述: 荷兰馆 无限“快乐街” 拾玖 “来中国之前,我并不知道‘8’是一个吉利数字、有发财含义,也不了解红色在这里有喜庆的意味,看到中国朋友对‘快乐街’的第一反应,我很高兴!” 荷兰馆名为“快乐街”的设计方案十分特别,由荷兰艺术家兼建筑师约翰?考美林(john k?rmeling)设计,不同装饰类型的建筑物沿着一条长约450米、形状为“8”的红色环形街道排布开去。 “世博会应该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中心。我想设计一座开放的、无门的荷兰馆,它的内部向外敞开,就像一个能让游客走上去的‘云霄飞车’。届时,四围这一幢幢小屋将像熟透的苹果一般挂在‘快乐街’上,而不是呆板无趣地列成一排,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这条喜庆的快乐街。每一幢小屋都是一座微型展馆,里面陈列了一项发明、一座雕塑……藏着一个更新生活的秘密,折射出荷兰在使用空间、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时的创意思想。” 考美林毕业于荷兰爱因霍芬科技大学建筑学系,对于城市规划相当着迷,“随着城市内汽车以及其他基础设施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规划显得越来越重要。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思想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我看来,这根植于一条建设理想的街道。
异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破损   历史   记事本   英国人   高尔夫球场   刘公岛   威海卫   斗烟丝   圆珠笔  
描述: 电影《玩具总动员》里,玩具们面临被忘记与遗弃的命运。但如果它们碰到了Robert Bradford,这种担心就纯属多余了 雨宫萤 英国男人Robert Bradford绝对不能用“面目可亲”4个字来形容,事实上,他是个看起来凶巴巴的秃头大叔:两只眼睛大小不一,白胡子包围的嘴角吝于挤出一丝笑容,就算是最顽劣的孩子,初次看到他也难免被他的尊荣吓着。 但是,也许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一个像Bradford一样的爸爸拥有一双能够造出各种新奇玩具的巧手,给自己带来无限欢乐。而且,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玩具是最大、最特别和最花哨的。没问题!“Bradford出品”总能满足这一要求。 在造玩具之前,Bradford是个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他从艺术学院毕业,在电影和美术行业工作,画画、在大学里讲讲理论。但他一直寂寂无名,作品从未引人注目。直到5年前的某一天,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Bradford开始发愁,自家的房间已经放不下那些不断从商店橱窗里搬回来的玩具。他盯着这些玩具,寻思着除了卖废品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这些玩具混在一起真的很美,无论色泽、造型还是材质,都显得如此和谐。”他体内艺术家的特质开始发挥作用,何不“将它们拼接、黏贴、重组成一个新玩意儿”? Bradford坦承,废玩具更便宜,作为一个并不富裕的艺术家,这也是他欣然尝试新选择的动因之一。 他的开山之作是一只黑色的阿尔萨斯狗严格说来,只有“脸”是黑色的,其他部分则像打破了的万花筒一样色彩缤纷。所有的材料都来自于孩子们已经玩腻了的旧玩具,这实在说不上是一只多可爱的狗,Bradford自己也承认这点,“我现在也不喜欢它了。”但显然,小狗的诞生过程令他十分享受,接下来,他开始创造更多新的大型玩具。或者,按照他自己的定义,是玩具雕塑。 起初,Bradford只用塑料玩具作为材料,但为了追求细节的逼真,他将材料扩展到了毛绒玩具,有时还会选用一些特定的家居用品,比如钢丝球。如今,他已经完成了不少大型雕塑,奥特曼、鸵鸟、飞机和几十只狗,都在他的手下诞生。平均每件作品都要耗费多达3000种材料,效果也越来越生动逼真。有些宠物主人为了制作自己的宠物玩具,要求他按照自己的宠物照片制作出另一个“玩具版”,他也欣然照办。凭借高达1.2万英镑的一件玩具雕塑,Bradford俨然已跻身富裕艺术家行列。 即使只是用玩具制作雕塑,Bradford也没忘记身为一个艺术家的追求。他开始寻求在雕塑中附加自己的思想。伊拉克战争时期,他专门制作了一个“士兵”雕塑来表达自己反战的诉求。他在跳蚤市场精心寻觅了上千个各式玩具零件,又花了两个月时间来做成这件作品。他甚至细心地为“士兵”配备了手机、步话机、冲锋枪和飞机,头上绑了炸弹,还在“士兵”身上俏皮地挂上一个芭比照相机。他又做了一个“天使“雕塑,在其上附着了7件乐器,因为这“证明我很摇滚”。 凭借玩具雕塑在艺术界声名鹊起之后,Bradford又有了新的主意。他在报纸上读到,全英国每天有115000张打折火车票出售,数量如此庞大的火车票让他兴奋不已,没多久,他真的收集了115000张用过的火车票,把它们制成了2.43米高的黑泽塔、2.13米高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一座爱丁堡城堡模型! 电影《玩具总动员》里,玩具们为主人长大、童年消逝而伤心不已,它们面临被忘记与遗弃的命运。但如果它们碰到了Robert Bradford,这种担心就纯属多余了。即使如今经济状况好转,Bradford还是坚持运用旧玩具和旧火车票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因为在他眼中,“那些历史衍生出的物品,本身就证明并诠释着一种深度”。
现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破损   历史   记事本   英国人   高尔夫球场   刘公岛   威海卫   斗烟丝   圆珠笔  
描述: ,幕布、映像、舞者…… 8月1日下午,“舞·影-ForwardMotion英伦先锋舞蹈映像展”在红专厂艺术创意区E7座开展。150平米的简陋厂房,聚集了200来人,其中不乏来自欧洲、美国的艺术
现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破损   历史   记事本   英国人   高尔夫球场   刘公岛   威海卫   斗烟丝   圆珠笔  
描述: 未来总动员 英国当代艺术冲击波 本刊记者 李乃清发自上海 “未来需要你的参与” ——艺术家mark titchner的灯箱作品,被印制成巨幅海报,屹立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门口。2月10日至3月21日,“未来总动员: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珍藏展”在此举行,mark的作品被引用为展览的主题。 英国艺术史学家simon grant强调:“过去15年中,艺术实践最主要特点就是非同寻常的多样化。在这方面,英国文化协会的收藏一直与时俱进。” 此次展览,40位英国艺术家阵容中,包括12名特纳奖得主和21名特纳奖提名者,除了damien hirst、anish kapoor等蜚声国际的人物,还有诸多新晋艺术家;展品涉及雕塑、绘画、录像、摄影、声音、装置等,包括“gilbert & george”双人组80年代画作《精神压抑》、douglas gordon的视频装置《10米/秒》等89件作品,覆盖了英国当代艺术近30年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成果。 风华正茂yba 自上世纪90年代yba(青年英国艺术家)运动以来,英国当代艺术成就震动世界,过去被归为冷僻的观念艺术,不仅获得美术馆和商业上的成功,也渐渐进入更广阔的文化领域,成为时髦话题。
现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破损   历史   记事本   英国人   高尔夫球场   刘公岛   威海卫   斗烟丝   圆珠笔  
描述: 图/文王大骐 145名观众,上海朱家角,《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音乐会正在进行,金属穹顶上一个凹进去的坑里不断有水流出,一滴滴落在剧场的水面上,也落在每位观众的心上,清澈透明。 水乐堂由日本矶崎新工作室与谭盾共同设计建造,它确立了一个全新的建筑音乐观念:从建筑上把德国的“Bauhaus”包豪斯建筑理念和谭盾独创的“Minhaus”建筑理念结合起来。Bauhaus是以工业废墟、废旧工厂改造为特点,Minhaus则以江南老房子改造以及明代家具的极简主义为特色。 演出共分4场,约63分钟。4个章节分别是:“禅声与巴赫”、“水摇滚”、“弦乐四重奏与琵琶”以及“四季禅歌”。 7点一过,舞台后方河对面的佛寺便开始做起“晚课”来,木鱼的敲击声、僧侣的诵经声与水舞台上演员的奏乐遥相呼应,高耸的佛寺在灯光的映照下远立于河对面。这绝佳之景,令人想起云门舞集的一场演出后,后台大开,观众可以直接看到后门外的垃圾车和肮脏的街道,一场梦就已这样的方式结束。 谭盾是带着童心去创造这出实验音乐剧的,在演出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农耕文明的生活场景,在河边捶打衣服的妇女换成了年轻的音乐系学生,他们手中握着一条粗粗的麻绳,用力抽打着水面,声音仿若击鼓。类似淘米的器具,一个杯子与水结合也成了手中的乐器,而谭盾早在永恒的水协奏曲作品里已经做了50多种与水有关的声音装置。 儿童踩水嬉戏被演练成两个年轻女孩穿着水鞋在水中跳踢踏舞,尽管没有《雨中曲》主人公的潇洒,可演奏者略显笨重的动作反而为表演增添了一份童趣。而周围地区的工业文明也加入到了表演中,工人炼钢的声音被演奏者敲打钢管代替。 这是一场关于声音的演出,也是一场开启听觉的启蒙。相比于杨丽萍《云南的响声》,这场演出更贴近生活,也更贴近“禅”的意味。记得有个故事是讲小弟子问师父什么是禅,师父回答道:“洗碗去!”隔天弟子又问同样的问题,师父回答:“砍柴去!”生活中其实处处是禅机,就像谭盾在这场演出中所自然流露出来的,他用音乐家特有的对声音的敏感告诉我们,音乐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水乡古镇里。 在第四场“四季禅歌”中,水流连接起对岸古老的圆津寺,4位僧人提着灯笼,站在对岸的船上诵经,弦乐四重奏在演出室内奏响,大小提琴演奏的巴赫旋律神奇地与诵经声结合在一起。接着河水再次从穹顶引入屋内的水池,再流出去,观众和演出者仿佛获得“洗心”的经历。最后,演出回到了“天顶的一滴水”,一人手持琴弓,围绕水滴在一个类似铜壶的器物上拉出了玄妙的回音,一滴滴的自然水声被放大干倍,形成声音的雕塑。 演出结束后,木船上的一众僧侣,缓缓向观众鞠躬谢幕,圆津禅院的清华阁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雄壮威严,一场天与地、水与物、东方与西方、禅与摇滚、巴赫与江南的对话到此结束。
“青白花瓷器”浅见(一)
作者: 詹开逊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覆烧   元青花   芒口   白釉   陈万里   划花   岛夷志略   釉下彩   枢府瓷   汪大渊  
描述: 元代汪大渊所著《夷志略》中的“青白花瓷器”,指的究竟是何种瓷器,国内外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是胎上有刻、划花装饰的青白瓷,有的认为是青瓷和白瓷有花者;有的认为就是釉下彩的青花。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后者
早期来华葡人与中葡贸易——由一组1552年铭青花玉壶春瓶谈起
作者: 王冠宇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葡萄牙订制瓷器   中葡贸易   上川岛   “发现”日本  
描述: 15世纪以来,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葡萄牙成为首个开始探索东方的欧洲国家。1514年,一路东进的葡萄牙人终于到达中国沿海,但直到1553年葡萄牙人入居澳门,次年中葡协议广州对葡开放,中葡贸易才终趋稳定。广州对葡开放及澳门开埠之后,中葡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早期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积极经营的结果。然而,由于早期中葡外交关系的波折起伏,很难在中葡文献中捕捉到他们活动的细节,近年来随着作为此时期实物见证的贸易瓷器(片)被不断发现和披露,提供许多重要线索之外,更成为聚合此时期琐碎历史信息的关键。本文即旨在以一组葡商于1552年订制的青花玉壶春瓶为研究个案,探讨早期在华葡萄牙人的活动细节及其对中葡贸易发展的巨大作用。
肯尼亚·坦桑尼亚出土的中国陶瓷——从1987年的实地考察谈起
作者: 铃木重治   任汶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巴萨   陶器   肯尼亚   中国陶瓷   坦桑尼亚   桑给巴尔岛   青瓷   遗址   东非   青花  
描述: 一、前言以东非为对象的中国陶瓷器的研究,为人所知的有英、美学者所进行的先驱性工作,即J·卡克曼(Kirkman)、N·吉利克(Chittic)、G·马希勃(Mathew)和N·波勃(Pope)等人所作的发掘调查报告,以及他们在学术研究会议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亚洲的学者中,首先注意到东非出土的中国贸易陶瓷的,有中国的夏鼐先生和日本的三上次里先生,夏鼐先生曾
“青白花瓷器”续考
作者: 彭适凡   詹开逊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代瓷器   青白花瓷   青瓷   景德镇窑   续考   元代青花瓷器   青白瓷   《岛夷志略》   胜览   中国瓷器  
描述: 笔者在《<夷志略>中的“青白花瓷器”考》一文中,曾对“青白花瓷器即青花瓷器”说提出异议。近年来,随着新的资料不断发现,认识的日趋深化,笔者感到前文言犹未尽,故有作续考必要。中国硅酸盐学会所编《中国陶瓷史》论及元瓷外销时,倾向“青白花瓷乃青花瓷”说。但该书以下一段文字,颇发人深思:
< 1 2 3 ... 54 55 56 ... 114 115 1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