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奔放·洗练·放松——读胡靖的油画
作者: 柯文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鲁文化   旅游胜地   胶东半岛   甲午海战   放松   蒙昧   油画  
描述: 胶东半岛是祖国胸膛上的一颗明珠。远在秦皇汉武关注之前八百载,以神奇的速度摆脱了东夷的蒙昧状态,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齐鲁文化,成为儒家兵家摇篮。今天沃原千里,丘陵起伏,碧海蓝天,绿树红瓦,物产丰饶。似乎是
“青岛画院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作者: 梅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院长   书法   开幕式   青岛市   中国画   创作群体   学术研讨会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   油画  
描述: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联主办,青岛画院承办的青岛画院美术作品展,于2010年10月16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青岛画院建院30年以来首次举办在职画家作品展。中国文联副主席李牧、廖奔,中宣部文艺局
从心灵对话到直抒胸臆
作者: 王岩松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主力军   直抒胸臆   山东半岛   烟台   古建筑   沂蒙山   心灵   对话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山东油画的主力军正痴迷于描述沂蒙山风情时,我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被分配到了山东半岛的最东端——烟台。一夜醒来,我吃惊地发现单身宿舍外窄窄的胡同竟延伸至一座小山(烟台山)的顶端
王克举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次参加   1956年   中央美术学院   学士学位   山东青岛   作品   中国美术   研修班   油画   艺术学院  
描述: 王克举艺术简历 1956年生于山东青岛,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助教研修班;现为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大展,学术展,获奖并被收藏。
展览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家   民间工艺美术   重庆市   中青年   展览   油画学会   青岛市   浙江  
描述: 2008深圳画院院展;青岛市油画学会成立大展;浙江省优秀中青年花鸟画家作品邀请展;首届重庆市民间工艺美术展
南海珊瑚岛礁游
作者: 陈清潮   来源: 人与生物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珊瑚岛礁   南海   海洋资源   景观  
描述: 南海是一个巨大深海盆,辽阔而又深邃。它像一个倒梨形,座落在华南的南部。在南海有4组由珊瑚组成的、礁、滩、沙洲、暗沙的群島,像颗颗明珠点缀在南海碧波上。这就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北极有煤海——北极纪行(三)
作者: 张继民   来源: 人与生物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极   煤矿   煤炭   斯瓦尔巴德群岛  
描述: 谁来到斯瓦尔巴德群岛,都要被这里与煤炭生产相关的雕塑与设施所吸引,并渴塑了解其内涵。
海底圣地勒旺岛
作者: 伊莎贝尔·克鲁瓦泽   阿列克斯·罗森费尔德   洪河   来源: 人与自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岛”   勒旺岛   水生植物   扇形腹足纲动物   柳珊瑚   水世界   海底生物   珍稀动物   船蛸  
描述: 海底的岩坡上布满了五彩缤纷的柳珊瑚,那里水生植物茂盛,珍稀的受保护动物众多。被誉为“金”的勒旺东端已成了自然保护区。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潜入这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的水世界。
安德斯·佐恩的水彩世界
作者: 郭峰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尔干半岛   印象主义绘画   水彩画家   斯德哥尔摩   美术学院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国际影响   世界  
描述: 年毕业后到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及巴尔干半岛等地旅行作画,在巴黎和伦敦逗留期间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启发.开始研究光与色的关系。自此以后,他的画清新明朗,笔法畅快。他最初以一个水彩画家的面貌步入画坛,1888年后转作油画,很快成为欧洲知名画家。
唐三彩的姊妹花:异域三彩
作者: 紫玉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陶瓷   朝鲜半岛   金银器   日本人   唐三彩   造型   新罗   彩釉   釉陶  
描述: 仔细梳理世界陶瓷史,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世界各个民族、各种宗教、各种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影响的过程。比如举世闻名的唐三彩,这种低温铅釉陶最早出现于西汉的宣帝时期,学界认为铅釉陶“这种碱金属硅酸釉早已在埃及发明,但长时间没有传到埃及国外,自从混入铅变成容易使用的釉以后,才逐渐扩及到美索不达米亚、波斯、西域一带”,并认为我国的铅釉陶“是在汉朝时由西域传来”(叶民《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而唐三彩是在“西亚釉陶影响下产生于汉代黄、绿铅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进海《世界陶瓷》第二卷,万卷出版公司2006年4月出版)。不仅如此,唐三彩器物中的造型、装饰中都有西亚因素,如胡瓶、凤首壶、牛首杯、象首杯等器物造型就是仿造西亚波斯萨珊王朝的金银器造型。再如那些典型的中国式器物三彩贴花龙耳瓶,其腹部的贴花也无疑是借鉴了西亚金银器的装饰手法。另一方面,随着驼铃叮当的丝绸之路,波涛汹涌的海上陶瓷之路,绚丽之极的唐三彩也吸引了外国消费者特别是那些皇室贵族的眼球,进而形成仿效之风,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唐三彩的姊妹花,促进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陶瓷发展。本文意在与读者朋友共同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姊妹花——异域三彩。
< 1 2 3 ... 13 14 15 ... 114 115 1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