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陆文夫小说的色彩艺术
作者: 钟桂松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经验   小巷   艺术效果   艺术家   陆文夫   小说美学   作品   人物形象   艺术效应   色彩艺术  
描述: 有人称苏州作家陆文夫的小说,象苏州秀气的园林,淡雅清峻,玲珑透剔。陆文夫自己也以园林比小说,说“网师园是个短篇”,“它小巧秀气,比例、尺度缩小。十分怡人。”对于陆文夫小说的读者来说,这不难体会。然而,作为一座园林,不能设想其色彩是单调的,除了其布局结构的精巧独特外,色彩的丰富和斑斓不可缺少。陆文夫的小说对于色彩艺术独到的运用,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探索陆文夫小说的色彩艺术,对了解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不无裨益。陆文夫还没有作过关于小说色彩艺术的理论阐述,这也许是他正埋头创作、精心构筑之故。然而,他的小说色彩感是何等浓烈!自然界和社会本身是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陆文夫是善于对社会世象进行调色的作家。尽管陆文夫作品中对色彩描写的词句那么少,有时几乎整篇作品中也找不出多少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表色字眼,但色彩感依然十分鲜明。那么,其奥秘何在?依笔者浅见,陆文夫小说色彩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陆文夫对小说色彩追求的是整体性艺术效果。在小说创作的艺术实践中,陆文夫深谙小说这种文体的整体性优势。曾有人说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写得很美,陆文夫却把“美”归功于苏州这个整体,他说:“如果真是比现在写得美的话,那也不能归功于我,得归功于苏州。苏州的姑娘长得美,园林美,小巷也有一种深邃而宁静的美。”(陆文夫《〈小巷深处〉的回忆》显然,其色彩艺术也最宜于在整体性中表现。美国学者利昂·塞米利安在《现代小说美学》一书中曾精到地指出:“一部小说就是一个复杂的画面系统。”他把小说
描述的功能和意义——小说叙述技巧漫谈之四
作者: 洪治纲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迷人的海   现代小说美学   横向拓展   描绘性   叙述技巧   叙事作品   艺术才能   叙述方式   精细入微   鲜血梅花  
描述: 描述即描绘性叙述,是叙事作品模仿性、状物性极强的手段。它直接向读者展示事物的具体形态、角色的各种外在和心理行为以及环境场景的特色,呈现某个相对稳定的时空片断里的一些细枝末节。它是相对于概述而存在的细节化叙述方式。如果说概述是粗线条的勾勒,是相对间接的交待说明,那么描述则是细腻微精的工笔,是直接的显示和呈现。概述促成故事的纵向递进,描述则使故事横向拓展。它显示出作家对生活现象精细入微的洞察力和骛精入极的想象力,最能发挥作家的艺术感觉、体现作家的艺术才能。任何小说都是以其大量细节化的描述来充实情节、完成故事的,因此描述是叙述的重要方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