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构筑冷艳的精神空间——杜平让国画创作寻绎
作者: 马啸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象   创作历程   精神空间   国画创作   六十年代   视觉主体   寻绎   画面   杜平   作品  
描述: 杜平让如今居住、工作在繁华的上海,但他的世界很“清静”,因为他很少与那个喧闹的世界接触。杜平让至今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且让人颇有些意外的画家。不谈他作品的内涵,仅凭下列两项,我们就会掂出他的分量来:首先当今画坛,工笔画家日趋稀少,而有实力有创意的工笔画家更是不可多得,杜平让恰恰就是这么一个画家;其次画家的创作题材日趋“专一”(许多时候是单一),而杜平让的创作却兼涉花鸟与人物,并且几乎是同样地出色。
小小悠悠球 成就致富梦
作者: 吕超然   来源: 就业与保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业故事   利润   致富   衍生产品   改造   打工妹   耐人寻味   商机  
描述: 内成功地把一批批经过改造的,质优价廉的悠悠球及一系列悠悠球的衍生产品热卖到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日本等国,获取利润100万元!并且还成为“2007年度全美悠悠球大赛”中国惟一的供球商。这位打工妹有着怎样耐人寻味的创业故事呢?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
作者: 刘兴诗   陈文瑛   来源: 少年文艺(写作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流   滚圆   小排列   颜色   上游   矿物颗粒   小卵石   故事   寻找矿产   语言才能  
描述: 导语在我们童年的百宝箱里,一定会有几颗从河边信手捡来的小卵石,它们小巧玲珑,颜色可爱,在我们向小伙伴们炫耀时被一双双小手摩挲得越发光滑。它们来自何方,如果没有被我们捡拾又将去向何处?嘘,听它们自己告诉我们吧……
美男检阅,玲珑必杀计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踏雪寻梅   兰蕙   暮色苍茫   赏梅   断桥残雪   咏梅   皑皑白雪   审美意象   琉璃世界   蓑笠  
描述: 美男检阅,玲珑必杀计
油画中国民族化探寻
作者: 杨捷   来源: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寻   中国民族化   油画  
描述: 在艺术呈现向现代性、多元化发展的大变革时代,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应秉承民族文化之根本,吸纳他民族文化之养分;应明辩新旧之观念,寻求发展之途径;应挥洒时代之痕迹,彰显民族之精神。
王安忆与上海怀旧——《长恨歌》中对上海的追忆性寻找
作者: 翁云晓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寻找   怀旧  
描述: 王安忆能够驾驭多种题材,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她仍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来表现上海这同一主题或主体。本文试着从其主要作品《长恨歌》等出发,着重考察了作者作为迁居上海者的丰富人生经历,以及其深厚的上海怀旧情结,并就王安忆作品中对上海的追忆与寻找做了较深入的剖析。
疏淡与简约之美——谈张爱玲散文中对黄昏和黑夜的描写
作者: 岳晓英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心理   张爱玲   描写   黄昏   散文   简约   耐人寻味   成一  
描述: 张爱玲的散文自成一格,谈音乐、谈更衣,谈女人,谈生活,无不涉笔成趣,耐人寻味。在张爱玲散文中只有一篇专门以夜晚为主题,即《夜营的喇叭》。但是,他在谈论不同话题的时候,似乎总是难以割舍对黄昏和黑夜
陈丹青九十年代油画作品
作者: 陈丹青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初   西方艺术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开拓者   六十年代   东方   探寻   第一代   新中国   引进   第二代  
描述: 陈丹青九十年代油画作品
宗教与景德镇瓷器纹饰(二)
作者: 曲永建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饰   宗教   景德镇瓷器   耐人寻味   南北朝   莲花  
描述: (接第8期)北京出土的元青花束莲纹碗质量上乘(图25)。两朵盛开的莲花耐人寻味:在佛教的华严世界中有一朵名叫"光明蕊香幢"的大莲花,里面包藏着一个巨大的时空系统,包容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佛国(南北朝时便有著名的青瓷莲花尊),"人心本净,
试探中国油画的突破
作者: 肖育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艺术发展   古代文人   色彩观念   寻求发展   中国当代   艺术形式   突破   中国油画   本土  
描述: 人类社会的艺术发展有其自身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但从艺术史的经验来看,任何艺术形式和艺术现象要想寻求发展,都必然离不开艺术家对他本土的和他本人的突破。中国油画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油画家对他本土的和他本人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