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论诗的通感美
作者: 许莉萍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通感   审美感觉   联觉   心理机制   文艺心理学   审美结构方式   通感现象   相似性   感觉经验   艺术通感  
描述: 对于艺术通感的研究,研究者或从语言描写中的修辞角度,或从相关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角度出发去揭示通感美的奥秘。现今,随着现代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对联觉和通感现象认识的发展,仍有必要对诗的通感美作继续的理论探索。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审美创造必须借助于多种心理感受方式,审美通感便是其中之一。当诗人进入艺术想象的“神游”境界,五官感受消除了彼此的界限,相互替用,彼此相生,从而嬗变自如地拥抱生活,拥抱五彩斑斓的物象世界,心灵又自然叠合起过去、当前的知觉经验,通过表象联系、转化与想象,结果便孕育、生成、物化出了时空交叉的复合感觉经验的形象,产生了
论诗的通感美
作者: 许莉萍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通感   审美感觉   联觉   心理机制   文艺心理学   审美结构方式   通感现象   相似性   感觉经验   艺术通感  
描述: 对于艺术通感的研究,研究者或从语言描写中的修辞角度,或从相关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角度出发去揭示通感美的奥秘。现今,随着现代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对联觉和通感现象认识的发展,仍有必要对诗的通感美作继续的理论探索。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审美创造必须借助于多种心理感受方式,审美通感便是其中之一。当诗人进入艺术想象的“神游”境界,五官感受消除了彼此的界限,相互替用,彼此相生,从而嬗变自如地拥抱生活,拥抱五彩斑斓的物象世界,心灵又自然叠合起过去、当前的知觉经验,通过表象联系、转化与想象,结果便孕育、生成、物化出了时空交叉的复合感觉经验的形象,产生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