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审美样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墨缘·都市 ——张培础水墨人物画册》序
-
作者:
舒士俊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80年代
造型性
都市
审美样式
“新文人画”
画册
序
-
描述:
杭州恒庐主人席总喜艺术交流,多年前曾邀我至恒庐做讲座。去年他希望我介绍一些上海画家到杭做展,在人物画方面我第一个想起的,便是张培础。时下中国画的状况,工笔人物画几乎充斥全国美展,为数不多的写意人物则多以正锋毫尖挥写线条,采用略带漫画夸张似的表现手法,如已去世的朱新建即为其中之佼佼者。而擅长水墨人物画的张培础在上海要算元老级画家了,他所秉承的是从任伯年、程十发乃至后期居住上海的方增先形成的海派文脉,同时撷取都市写生风韵,通过自己的灵性发挥,遂形成他自有面目的都市水墨大写意风格。他作画
-
呈现内心美感 ——读顾生岳先生《织网》
-
作者:
池沙鸿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80年代
造型性
都市
审美样式
“新文人画”
画册
序
-
描述: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浙派人物画”中意笔画家有李震坚、周昌谷和方增先,工笔画家有顾生岳和宋忠元。“浙派人物画”立足中国传统,吸收西方素描造型的优点,让中国人物画焕发了生机。虽然“浙派人物画”中意笔人物画对全国的影响力巨大,但工笔人物画在学术上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对中国传统欣赏习惯在现代的审美视野的延伸和开创,在全国是独有的。顾生岳先生与其他画家一样都受过俄国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训练,在
-
陪你一起看草原
-
作者:
刘金贵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80年代
造型性
都市
审美样式
“新文人画”
画册
序
-
描述:
平时要养心、养眼,在表现生活时应具备用新奇的眼睛,观念的眼睛,灵悟的眼睛,想象的眼睛,超现实的眼睛,潜意识的眼睛,诗意的眼睛去观察和感悟。眼睛观察的角度不同了,看待事物的感受也会随之变化,从什么角度观察就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观。
-
关注原因
-
作者:
王凯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80年代
造型性
都市
审美样式
“新文人画”
画册
序
-
描述:
王颖的作品古意盎然,更多的是她于着色、晕染、积墨等技法层面的考量从莫高窟、榆林窟、河西魏晋墓等遗址壁画,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涉猎,所体现的是王颖对意境入笔端的尝试,她悄然体味了工笔重彩向没骨写意体例的转化,对原有以工笔为主的重彩造型语言作出了修正,把没骨兼写意带入了重彩的世界,并且形成其独特的墨色方式。这种对于笔法的考究和宣纸渗化所形成的色墨法,在某种程度上延伸了传统笔墨的表现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