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实】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在“意识的七重世界”里寻找自己
-
作者:
刘一恒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满足欲望
拼贴
油画作品展
创始成员
天祥
国家尊严
实验艺术
爱情故事
今日美术馆
外交官员
-
描述:
作品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一个实验性的展览,人的意识被分成用七种颜色表示的七个层面。展览还囊括了声音、肢体和话语的表达形式。观众会穿上带有子母扣的衣服,彼此相互分离和粘合,成为展览的有机组成部分。
-
詹建俊 苏俄油画传统影响我们至今
-
作者:
许江
刘雅兰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授
俄罗斯油画
北平
新中国
苏联专家
改革开放
现实主义传统
训练班
美术思想
中国油画
-
描述:
“俄罗斯油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油画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情况没有太大的改变。改革开放,各种西方的美术思想涌进国内,但是现实主义这条道路仍然具有巨大的号召力。”詹建俊说,“对我个人而言,半个精神状态都是俄罗斯的。”
-
花朵衰败的地方,人们没法生活
-
作者:
冯欢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授
俄罗斯油画
北平
新中国
苏联专家
改革开放
现实主义传统
训练班
美术思想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国人的审美能力为什么在退化?一个从没弹过钢琴的人怎么可能会弹贝多芬呢?一个从没学过美术的人怎么可能欣赏油画呢?除了专习文学艺术者以外,一般人对艺术都漠不关心,把审美教育视为专业教育,把审美的事儿看成文艺界的事儿,这是我们最大的悲哀。中国人,过去挺会美的。中国味曾经是孔孟、易经、尚书、礼记的鸿儒硕学,是离骚、红楼梦、白蛇
-
苏俄油画传统影响我们至今
-
作者:
詹建俊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授
俄罗斯油画
北平
新中国
苏联专家
改革开放
现实主义传统
训练班
美术思想
中国油画
-
描述:
苏俄油画传统影响我们至今
-
安迪:男人四十刚开始活
-
作者:
李樱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象征意味
艺术家
行为艺术
媒体
安迪
男人
干预
油画
公共艺术
-
描述:
他自娱自乐般的搞笑里有社会严肃话题,亦正亦邪。40岁的中年男人,极力以个人小苍蝇似的力量,去干预社会、影响观念,安迪的存在是可贵的。
-
《悬案2010》陈文令
-
作者:
张立洁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悬案
创作对象
真实
华尔街
艺术家
社会现象
国际金融中心
男人
作品创作
雕塑
-
描述:
一直以来,艺术家陈文令的作品创作总是与社会现象息息相关。去年,以美国华尔街上竖立的著名“金牛”雕塑和金融巨骗麦道夫为创作对象的作品《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让观众感受到国际金融中心虚拟“泡沫”的危险
-
风言风语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悬案
创作对象
真实
华尔街
艺术家
社会现象
国际金融中心
男人
作品创作
雕塑
-
描述:
声嘶力竭吉林拆迁楼外巨型瀑布登上英国报纸钉子户自制"冰瀑"堪比当代艺术4月17日,伦敦发行量最大的免费报纸"Metro"上赫然出现一则来自中国吉林的消息,吉林市某拆迁小区7层楼体外挂着一座雪白的巨型瀑布,颇似某位当代艺术家的巨型雕塑……细看才知是拆迁钉子户的自制冰瀑。据悉,该栋楼面临拆迁,开发商计划在此兴建大型购物中心,而大部分住户都已搬走,58岁的
-
韩美林:是汉子就要晃动地球
-
作者:
孙鹏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纸艺术
陶瓷
民间工艺
美林
工作室
地球
艺术精品
艺术领域
中国画
实践精神
-
描述:
走进韩美林位于北京通州的工作室,不禁为他在造型艺术领域的实践精神而由衷赞叹。中国画、书法、雕塑、雕刻、陶瓷、青铜、剪纸艺术,民间工艺作品……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布满了整栋5层楼的空间。
-
寂寞中的探索
-
作者:
高挺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笔墨
创作实践
高层大厦
民间美术
内心世界
表现自我
艺术语言
中国美术
原始雕塑
转变性
-
描述:
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中国美术在传统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着转变性的思考。美术和美术家在自然与非自然地淘汰着。新的美术创作实践的群体中,人物画家卢沉显得引人注目。由于不陌生的缘故,人们还记得他的青年肘期,便能
-
点评:把功夫下在炼意上
-
作者:
丁启文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故事
散文
郁金香
实在说
东西方文化差异
思想
风车
文化背景
文字
西风
-
描述:
,也没有讲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人在故事背后,东西方文化差异在人背后。 如果不在意这些“背后”,实在说,单是这几篇文字,也能给人一种真情的美感,给人某些启迪,文字也不乏生动处。只是让人觉得有点“平面”,有点不够厚实罢了。美里面并不见得一定有多么先进的思想,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