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实】搜索到相关结果 828 条
-
三十七年青瓷匠人——吴美辉
-
作者:
吴美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鼻烟壶
万历年间
艺术性
自然需要
密封性
消费需求
实用功能
-
描述:
吴美辉,瓷渊阁创始人,青瓷艺人,工艺美术师,师从青瓷大师金逸林,驻守龙泉青瓷三十七载。“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满腔热情寄托火与泥淬炼出的古老技艺上一颗匠心情系这抹似玉又胜玉的青色拉胚、修胚、素烧、上釉……一系列繁琐的工艺中他把自己的灵感和想法推陈出新地融入古老绵延的瓷韵技艺以韶华铸就一颗精致的匠心。皓白是水,鎏青是山,书写着山水交融的唯美。如是,他便将青瓷融入了一生的注解,有了玲珑而毓秀的篇章。
-
刘开渠的艺术观转变——以《农工之家》为例
-
作者:
符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刘开渠
国防美术
艺术观
雕塑
-
描述:
开渠在北平艺专、留学法国及回国时期的艺术观念转变,梳理了其由“艺术至上”到“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观转变,及由此带来的塑造手法的改变,同时点明这种转变是中国近代美术由抗战前期“国防美术”到抗战后期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模式过渡的一部分。
-
超写实手法在现代陶瓷雕塑作品中的运用
-
作者:
朱芸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质感
超写实
-
描述:
本文对超写实陶瓷作品的特征以及超写实手法在现代陶瓷雕塑品中质感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南京迎风——印象派大师埃德加·德加72件原创雕塑作品中国首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现感觉
贾科梅蒂
创作
-
描述:
由百家湖文化投资集团、南京ART100当代艺术空间倾力打造的“迎风——印象派大师埃德加·德加72件原创雕塑作品中国首展”于2017年3月18日开幕.本次展览涵盖了印象派大师埃德加·德加一生中几乎所有最重要的72件雕塑作品,包括德加生前唯一一次展览过的《十四岁的小舞者》,以及赛马系列,芭蕾舞女系列等.
-
高仿真硅胶像艺术探析
-
作者:
徐康文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高仿真
硅胶像
-
描述:
存在不同看法。本文介绍了硅像是技术还是艺术和关于硅像的艺术评判这两个问题,指出硅像艺术创作的评判标准应是真实,最后对高仿真硅胶像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
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油画创作实践与个人风格的确立
-
作者:
努尔买买提·俄力玛洪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艺术家自身
个人风格
油画
-
描述:
艺术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在当代艺术学者看来便是整个艺术史。油画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前期的艺术体验、生活实践等是后期艺术创作的主要思想来源。艺术家思想贯穿于整个油画的创作实践,并在油画作品中得到深刻
-
“视觉消费”展亮相百家湖艺术空间
-
作者:
粱毅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超现实主义画派
20世纪
文化投资
艺术展
视觉消费
萨尔瓦多
艺术空间
-
描述:
艺术史的方式,而是回到艺术本身。本次展览的另一亮点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巨匠萨尔瓦多·达利的青铜人型抽屉雕塑在展厅三楼展出。研讨会中,郑闻、戴丹、艾薷尔、尹丹、郝青松、邱敏等22位学者、批评家和策展人从多个角度及不同的领域微了深入阐述和讨论。
-
新中国时期苏联来华举办的油画展览及其影响
-
作者:
胡清清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联
新中国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油画展览
-
描述:
1950年代,新中国引进了大量苏联美术展览,其中影响最广泛的油画展览有“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十八—二十世纪俄罗斯绘画展览会”“1955—1957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览会”等。这些展览的举办,以及来华苏联专家配合进行的油画技术指导,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中国得以传播、推广和发展。
-
轮廓线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
作者:
朱鹤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
明暗
轮廓线
剪影
结构
-
描述:
轮廓线,能表达的不仅仅是“对象的剪影”这个单纯的层面。它的虚实、软硬同样可以像色彩、明暗等因素一样表现空间感。在绘画中,它时而以清晰独立的个体出现在画面中,时而贯穿于对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色彩里,它是人们对所察觉到的对象最直接的造型手段,也是造型的最初手段,它构成了油画作品的骨架。
-
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女性力量
-
作者:
厉娜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运动
超现实主义
女性
柏
-
描述:
,现代女性通过雕塑、油画、拼贴、摄影和绘画等媒介对超现实主义的探索。女性角色在超现实主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只是被作为男性的欲望和幻想的对象,或者以女妖、女神或者仙女的形象作为谜团或危机的象征。她们常以死亡、扭曲或被捆绑的姿
<
1
2
3
...
29
30
31
...
81
82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