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艺术语言内在的章法哲学
作者: 严智龙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主义   现实主义   艺术价值   章法哲学   内在哲理   艺术语言  
描述: 面貌,真实地向人们吐露出在神与人之间、在虚与之间、在古昔与未来之间,人与自然、时空、社会无法割含的文化情结。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谈物体的颜色
作者: 杨发文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多媒体   教师   实验探究   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   学习物理   单元测试   激发   物理世界  
描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有红、有黄、有白?自然界中物质为什么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呢?这还得从电磁波谱说起.我们都知道,将电磁波按其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起来就形成了电磁波谱.能引起我们视觉的只有其中很小的一个范围的电磁波,我们称其为可见光(波长在0.38~0.78μm).不同波长的光在我们视网膜上能产生不同的效应,正是这些效应给我们以颜色的感觉.那么颜色与可见光的波长有什么关系呢?
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效仿现象
作者: 冯民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   效仿现象   现实主义精神   当代   艺术品格   油画创作  
描述: 近期看了规模宏大的“第三届中国油 画展”,发现中国油画正在产生一些不容 乐观的变化,说得严重些,中国油画自身 最优秀和最宝贵的品格正在消失。其主要 原因是油画创作与现实脱离,或者说是画 家没有主动地去认识现实生活、体会时代 精神,没有把自己的创作建立在坚固的现 基础之上。
皖南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十三届研究生课程班写生座谈
作者: 徐水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特征   照相机   现实主义   地域文化   中央美术学院   真实性原则   研究生课程班   法国印象派   生活理想   油画  
描述: 吕品田:写生现在为什么引起大家这么普遍的关注呢?因为写生是一个解决认识问题的方法。在我国油画发展的过程当中,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写生担负着很重要的任务,其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认识生活,当然也包括收集创作素材。在强调
自由地把握 诗意的狂欢——解读李伦的油画艺术
作者: 张晓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李伦   艺术风格   美学   审美心态   精神现实主义  
描述: 画家李伦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初中毕业后进入武汉艺术师范学院附中。1961年考入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湖北美术学院前身)油画专业。师承画家杨立光、刘依闻、魏扬等人,并对“野兽派”发生兴趣。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艺术青年一样,李伦也经历了历史的动荡、人生的漂泊和生活的磨砺。艰辛和磨难为画家打造了一个充满生命强度的性格背景,意志和信念为画家预设了一个难以逃避的羽化过程。
正常一点不好吗?--从东北画风现象谈油画创作心态
作者: 陈雨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选择   抽象绘画   写实绘画   创作   风格   作品   画风   美感   油画  
描述: 的依据,其创作是在扭曲、阴郁的心态下完成的,以致画面看起来十分消极.相比之下,东北的油画家则大多以乐观、健康、朴实、幽默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感悟和情趣,并以东北特有的整体实力影响着油画界.今天,想和各位就油画...
赵风民油画作品、孙德惠水彩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学术主张   中国气派   “主旋律”   中国美术家协会   实验艺术   行业组织   非政府组织  
描述: 赵风民油画作品、孙德惠水彩作品
从写实到印象:利伯曼的最后选择
作者: 李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姆斯特丹   国际视野   印象派绘画   后选择   现实主义   表现主义   法国印象派   德国   美术馆   油画  
描述: 1872年,年仅24岁的百万富翁之子马克思·利伯曼(Max Liebermann,1847-1935)创作了第一幅油画《拔鹅毛》,一群妇女蹲在肮脏阴暗的仓库里,从活蹦乱跳的动物身上使劲扯下鹅毛,这幅“野蛮残忍”的油画成了轰动德国画坛的丑闻事件,对于口碑很好的利伯曼家庭来讲,儿子的大胆之作,无疑让人大吃一惊。
对历史的视觉考量——马一丹和他的《长街系列》
作者: 邱正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手法   历史题材   视觉语言   现实主义   画家   马一丹   《长街系列》   油画  
描述: 我并不想把马一丹最近创作的油画《长街系列》当成一种“历史题材”来看待,我深知如果从形式语言的探索上来解读它,也许更适合大众的口味。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油画又总是将我的注意力推向历史的深处,而且我进入的决不是那种由简单历史事件还原而得的历史情景,我感觉,是画家携带我们一起去参与了那段历史生活。因此,这一段历史就不可能仅仅让我们停留在远距离的观察位置,做出一种恍若隔世的姿态来,而是要求我们在画家构筑的画面中,进行自己的视觉思考和选择。
从望远镜里看世界——克里木特的风景画
作者: 李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吻》   艺术生涯   古斯塔夫·克里木特   艺术风格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   写实主义   油画  
描述: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里最著名的油画要数克里木特的作品《吻》,一对相爱的情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身穿金光闪闪的服装,周围环绕着华丽的装饰。《吻》成了维也纳青年风格的偶像之作和欧洲美术史上印刷最多的杰作之一,它在奥地利家喻户晓,几乎同《蒙娜丽莎》齐名。克里木特描绘的女神《达那厄》、《朱提斯》充满了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他的女性肖像展示了维也纳上流社会耀眼的光彩。然而在这些高雅女士和性感女神的后面,隐藏着克里木特被人遗忘的风景画。
< 1 2 3 4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