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记忆的永恒》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春岁月(学术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忆的永恒》   1931年   艺术博物馆   达利   超现实主义   画风   海滩   油画  
描述: 《记忆的永恒》是达利创作于1931年的一幅布面油画,现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作品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了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
浅议中国当代油画的具象表现形式
作者: 陆强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具象油画   表现主义   古典主义   写意  
描述: 自明清时期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到80、90年代中国大文化背景的发展,再到当今社会各种思潮、元素的高度融合,中国具象油画不断呈现出昌盛繁荣的局面。而具象油画在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深受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镶嵌着时代的烙印。本文试图从具象油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的表现手法,以及强烈的的地域特色方面阐述中国当代具象油画的表现形式,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漂流中的当下中国油画艺术形态
作者: 陶兴琳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漂流   新现实主义   油画艺术   多元形态   现实主义绘画   表现形态   艺术形态   中国当代   中国油画  
描述: 16世纪西方油画飘洋过海传入中国,为中国油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播下了独特的文化种子。当下中国多元形态的油画艺术表现,正是西方油画文化在漂流行进中的特有形态与流变,这种流变在中国形成了一种新的形态与面貌。这种形态与面貌经过中西文化的合并与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
并非无中生有——雕塑系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随笔
作者: 谭炜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效果图   无中生有   公共雕塑   艺术课程   艺术作品   现实条件   艺术创作   公共空间   童子功   公共艺术  
描述: 从今年三月份开学算起,我正式上这一门课程已有三年多的光景,个中也体会到我的老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诸多艰辛。其一,这门课程有许多的现实条件需要同学们去跨越。首当其冲的就是概念模糊,以为经过了大学三年
塑造人文——论吴为山的雕塑艺术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传统艺术   外来文化   传统与现代   思考与实践   历史性课题   挑战与机遇   吴为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描述: 这个历史性课题由此更急迫地需要得到深入思考与实践;另一方面,随着知识视野、文化认识的开阔,无论对于传统艺术的吸收还是对于外来文化的融化,也都有了更好的条件。在挑战与机遇
焦距:薛广陈的新写实油画
作者: 布华顿   楼圆玲   李小倩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概念思维   物体属性   语言实践   焦距   写实主义   绘画   情感价值   作品   本体论   油画  
描述: 的信仰——一种对物体及其属性的本体论的坚持,以及对物体属性的坚持。这些物体独立于信仰或概念思维(一般包括科学、哲学的信仰和概念本身),语言实践或以心理、情感价值的形式出现在客观性之外。写实主义认为,不管理论有多重要,真相仍然存在于一个事物能被发现或能明显地被身体感官感知的客观世界中。
俞小飞《戏剧人生》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读   梦想   现场   生存境况   美学   油画作品   现实人生   审美理想  
描述: 俞小飞《戏剧人生》油画
《吉祥蒙古》油画
作者: 杨飞云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读   梦想   现场   生存境况   美学   油画作品   现实人生   审美理想  
描述: 《吉祥蒙古》油画
写实油画的生命力:从写生说起
作者: 忻东旺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灵感受   照相机   视觉认知   写实艺术   绘画艺术   图式   自然场   写生   生命形式   生命力  
描述: 写生对画家来说是再朴素不过的方式了,从我们第一次拿起画笔把眼前所见描画在纸上的时候就意味着学画入门。如果有谁拿来他幼稚的临摹品让我看,无论画得好与坏,在我心目中似乎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冒犯感,就会认为来者是道外之人。我始终觉得写生是庄严的,它不仅是学画的一种必然途径,更是我们以心灵感受自然万物,摄魂魄于艺术的生命形式。但是当这一形式天经地义般地成为每一个学画者的被动选择和视觉认知时,便显得愈发疲倦了。照相机的取景窗似乎为我们困顿的视觉圈定了一方新奇,但由此我们心灵的疆域也被局限在这囹圄之中了。平面间的转换虽然可以衍生出多变的画面,但心灵与自然场的疏离最终板结为缺少生机的图式。
坚守现实主义的艺术理想:王铁牛油画作品简评
作者: 陈池瑜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理想   现实主义   王铁   油画作品     历史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研究所  
描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型历史画研究所所长王铁牛,在大型历史画创作,风景画和人物画写生创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 1 2 3 ... 21 22 23 ... 80 81 8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