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PQI在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 彭一武   张显利   来源: 四川建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压实度   PQI   沥青路面   标定  
描述: 介绍了PQI的标定及使用方法,将PQI和钻芯取样表干法检测压实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并且验证PQI检测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有效性和可靠度。
观看的意味:虚拟及真实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压实度   PQI   沥青路面   标定  
描述: 时间:2011年8月26日下午2:30 地点:北京贵点艺术空间 题目: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作品展研讨会 出席批评家(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明贤、皮道坚、孙振华、刘骁纯、刘礼宾、吴鸿、杨小彦、贾方舟、栗宪庭、殷双喜、高岭、徐可、鲁虹、冀少峰 8月26日下午北京贵点艺术空间内,一场久违的畅所欲言研讨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批评家们就南溪3D水墨有没有意义,意义在哪?畅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表达了各自的文化立场。 水墨作为中国本土传统最久远的一种艺术语言,在今天的艺术环境中,既保持了自身独特的语言特点,同时也不断有水墨继承者试图从视觉感受上拓展水墨语言的表现力,南溪近来用水墨语言表现“3D”视觉效果的作品既是此一类尝试中颇具代表性的案例。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3D立体画曾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在掌握了3D立体画成像原理之后,南溪用水墨的独特方式将3D立体画的纹理描摹出来,当作品被展出时,事实上南溪的作品并没有完成,而只有当观众掌握了观看3D画的方法从而在视网膜上呈现出了3D影像之后,南溪的作品才算成立。这个方法如同我们在观看3D电影时所必需佩戴的眼镜一般必不可少,对于许多观众而言,这是种全新的体验,从这个角度而言,南溪的作品超出了既有的对水墨的理论探讨范围,探讨的焦点便集中在用电脑成像和用水墨成像两种方式各自的必要性,这可能又要回到当下如何定义“艺术”的讨论上。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