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小巷无题诗
作者: 农鸣   来源: 清明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巷   景德镇   餐馆   采购员   裙子   讲师   无标点   男人   无题诗   公安局  
描述: 巷子里又只剩三个最怕热的人了,依旧地还在街边乘凉,不敢将一百多斤拿进屋内去蒸。何讲师(退休前在大学教历史)照例地一把竹睡椅——背朝对面的街坊躺着。一只景德镇老式茶壶搁在手边一方矮凳上,如书呆子耐心地默读着一部无标点而又残缺了的史书。手中的蒲扇摇又不摇,模棱两可。对面屋檐阶上,躺着两个
棉田多熟制间套模式及其配套技术措施
作者: 郝新建   来源: 江西棉花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间作套种   间套作物   植棉面积   棉田面积   乐平   乐安河   皮棉单产   农业生产结构   多熟制   配套技术措施  
描述: 乐平县棉区主要集中在乐安河两岸,属赣北棉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17.1℃,降雨量丰富,日照充足,土壤为平原冲积砂壤土,耕作性能好,非常有利于棉花生长。从1951年起,大力推广种植棉花,棉花
明清时期的福建安溪青花瓷器
作者: 张仲淳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官窑   青花瓷器   装饰图案   景德镇   福建   标本   安溪县   明清时期   民窑  
描述: 青花瓷器,以独具的幽倩情趣博得国内外人们的珍视和喜爱。瓷都景德镇明清官窑青花作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代表称誉于世,名扬四海,而同期的民窑青花却少见经传,鲜为人知,颇值研究。为此,本文试对地方民窑的安溪青花进行探讨,就教于诸位同行。
古代艺术三百题
作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   来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地点:   导游   乐安县)   乡村   乡村(学科:  
描述: 全书公书法篆刻、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方面,以问答的 形式介绍古代著名艺术家、艺术流派、艺术作品与理论,勾勒出中国艺术 发展的基本轮廓。     
泰安大汶口出土北朝铜鎏金莲花座等文物
作者: 吉爱琴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鎏金   正前方   花座   边长   造型   浮雕   北朝   泰安市   莲花   出土  
描述: 1982年12月,在泰安市大汶口卫驾庄出土了1件北朝时期的铜鎏金莲花座,圆形,通高8.5、直径17.2厘米。1983年1月在卫驾庄又出土1件鎏金莲花座,其下有方座,通高15、边长27厘米。两件莲花座
亍(油画)
作者: 刘安平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安   油画  
描述: 亍(油画)
惠安女(雕塑·铜)
作者: 翟庆喜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惠安女   雕塑  
描述: 惠安女(雕塑·铜)
地方电视台如何干预生活?
作者: 潘昌凡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电视台   新闻摄影   现代化手段   交通安全   灵活性   乡土味   电视新闻   摄影作品   接近性   社会问题  
描述: 方台具有接近性强、灵活性大、适应性广、乡土味浓的特点。可以拍摄到大台顾不到,而地方台又能承担得起来自社会基层的电视新闻。二是从近年来一些街头新闻摄影佳作中得到了启示。社会是千姿百态、五彩纷呈的,一些摄影作品能够捕捉最能反映社会问题的形象瞬间。那么,具有现代化手段的电视,更应发挥其优
漫谈唐代的艺术风格
作者: 尚民杰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风格   艺术风格   仕女   陵前石刻   长安城   陶俑   草书   唐诗  
描述: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巨大的成就,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产生了唐代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唐代的艺术风格,从表现形式上活泼多样,体现了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也可以说是人的主体性;从心理素质上说它体现了一个民族蓬勃向上的气质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创造力,生动的显示了唐代社会的时代风貌。 唐代的艺术门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建筑、雕塑、书法、绘画、诗歌,乐舞等。这些艺术创造与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又体现了大致相同的审美情趣。在这些艺术表象的背后起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或者说促使人们进行具有鲜明风格艺术创造的内在机制和这些艺术风格所体现的实
巾帼英雄木兰女——木兰传说初探
作者: 亮俦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府志   州志   代父从军   完县   孝烈将军   《木兰诗》   陕西延安   赛神曲   古代文学作品   毫州市  
描述: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经过诗词、戏曲,演唱、民间传说的传播,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近年来各地纷纷为之建祠、塑像。如湖北黄陵重修木兰庙宇:陕西延安市重修木兰陵园;河南虞城县营部镇为木兰庙碑建了碑楼;安徽毫州市为木兰雕塑了大理石雕像,并拟在木兰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