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安】搜索到相关结果 140 条
-
用陶瓷和你说笑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工作者
张志安
艺术
色彩
立体思维
陶瓷制品
-
描述:
用陶瓷和你说笑
-
“年鉴”说解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大读者
雕塑家
《年鉴》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专科性
现代雕塑
资料丰富
-
描述:
所谓年鉴,就是汇集一年内有关方面的新资料而每年出版的工具书,有综合性的,也有专科性的。《雕塑年鉴》,顾名思义就是年度内雕塑界有关资料的总汇,属于专科性的那种。为资料丰富起见,我们将雕塑界之情况每两年辑成一卷,冠以“雕塑”
-
陕北地区的民间石雕——狮子
-
作者:
郭庆丰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息香
民间石雕
绥德县
石狮子
陕北地区
心理空间
石敢当
民间艺术
十字路
心理环境
-
描述:
一、郭家洼的镇村狮子 白雪覆盖着的陕北的冬天是冷峻而坚硬的,阳光和冷风这些锐利的器具轮番在山水间雕凿着,令我的家乡于一朝一夕间变得陌生和无比的豪迈。 郭家洼是绥德县东山梁上方圆所有郭姓宗族最老的居住地,据宗庙的一块残碑上记载,早在唐代这里就有人定居了。如今唯一能使这个小村子显示郭氏一脉宗祖地位的便是这残缺的历史遗留在村口的一尊老狮子和有关这石狮子来源的一段美丽的传说。
-
“古大厝”——用雕刻艺术塑造起凝固的故乡魂
-
作者:
骆中钊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惠安
视觉语言符号
建筑艺术
红砖
时代精神
中国传统民居
雕刻艺术
建筑装饰
建筑造型
-
描述:
“古大厝”——用雕刻艺术塑造起凝固的故乡魂
-
关于城市雕塑和互动性的新思路
-
作者:
李砂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动性
惠安县
亚热带城市
发展中城市
公共雕塑
厦门
人类知识
空间体系
新思路
城市雕塑
-
描述:
我是一名介于雕塑和互动设计两信领域间的美国雕塑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有幸居住在中国,以外来者的身份亲自目睹
-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
-
作者:
陈云岗
王志刚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秦汉唐
信息传递
教学体系
教育智慧
美术学院
陕西
区位
西安
雕塑家
教学传统
-
描述: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传统、是以发扬陕西区位文化优势——即周秦汉唐文化传统为基础特色的。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其他院校的教学体系与教学传统,也产生了一批卓有成就的雕塑家,这是西安美院雕塑系应以
-
为城市雕塑建立一套自然、合理的遴选机制
-
作者:
薛中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遴选机制
制度安排
环境雕塑
艺术作品
公共性
雕塑家
公共空间
评价标准
城市雕塑
协商制度
-
描述:
是,现代社会里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因此对安置其中的作品的评价标准注定是多元的;雕塑家创作出符合公共空间要求的作品,不必非要“让大多数人满意”。按照这种方式理解的公共性,便能包容雕塑家创作中的个性。
-
存形于天地间……——为第十届中国雕塑论坛“雕塑与建筑”而作
-
作者:
张学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取势
形乱
惠安
实物形态
共融
闽南
立象
神散
天地
雕塑
-
描述:
存形于天地间……——为第十届中国雕塑论坛“雕塑与建筑”而作
-
雕塑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双飞跃
-
作者:
东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惠安县
艺术家
城市规划建设
艺术节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专业委员会
雕刻艺术
理论与实践
-
描述:
人民政府、中国《雕塑》杂志社。自2004年4月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和惠安县人民政府,通过《雕塑》杂志、中国雕塑平台网和《雕塑世界》报及其它媒介,在艺术家积极备战第十届全国
-
雕塑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双飞跃——第三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暨第十届中国雕塑论坛纪实
-
作者:
东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惠安县
艺术家
城市规划建设
艺术节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专业委员会
雕刻艺术
理论与实践
-
描述:
人民政府、中国《雕塑》杂志社。自2004年4月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和惠安县人民政府,通过《雕塑》杂志、中国雕塑平台网和《雕塑世界》报及其它媒介,在艺术家积极备战第十届全国
<
1
2
3
...
8
9
10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