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望断天涯路的元青花收藏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曲江   研究院   文物保护   西安市   元代   发掘   瓷器   出土  
描述: 望断天涯路的元青花收藏
不能只有记忆:“青花的记忆”观感之二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曲江   研究院   文物保护   西安市   元代   发掘   瓷器   出土  
描述: 不能只有记忆:“青花的记忆”观感之二
明代早期官窑青花瓷鉴定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曲江   研究院   文物保护   西安市   元代   发掘   瓷器   出土  
描述: 明代早期官窑青花瓷鉴定
拍场上的元代青花瓷(续)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曲江   研究院   文物保护   西安市   元代   发掘   瓷器   出土  
描述: 拍场上的元代青花瓷(续)
民族化道路的图像诠释:新中国油画60年风貌刍论
作者: 梁美玲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新中国美术   现实主义艺术   毛主席去安源   写实油画   艺术语言   中国美术馆   中国油画  
描述: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美术馆推出一系列纪念性的、回顾性的以油画为主的美术大展。如3月份的吴冠中个展、5月份的靳尚谊油画展、7月份的华彩北京美术作品展、8月份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乃至去年底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寻源问道”油画展等,综合起来可以看出新中国建国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反映在油画艺术上的时代风貌和风格特征。回望与共和国风雨同行的60年,可以直观地感知新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历程。油画民族化在于形式、在于内容、更在于精神。新中国油画界几代油画家们紧贴时代脚步,用心灵感悟生活,以手中笔抒心中意,共同讴歌中华民族60年来取得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深化和延展了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实践和艺术历程。一、新中国初期的油画风貌从1949年到1965年,伴随着新中国诞生和初期的社会经济建设,作为外来画种的油画艺术,经过中国油画家们半个世纪的探索与积累,得以以朴实的技法面貌开始了初步的民族化实践,为油画艺术赋予了东方色彩和新生国家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新中国油画民族化最早表现在1949年的第一届全国美展,如戴泽的《欢迎解放军》、韦启美的《儿子立了功》、艾中信的《保证不停电》、胡一川的《攻城》、莫朴的《分地》等。这是在探索油画...
梁美玲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戏曲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油画作品   艺术设计   油画创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艺术研究院  
描述: 。2002年油画作品《你早,太阳》参加华盛顿“2002中国艺术展”。2002年油画作品《繁华时节》参加“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获银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大学   优秀   仿铜   西安   玻璃钢   烤漆   建筑   作品   雕塑   艺术学院  
描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雕名城风骨,塑泰山之魂
作者: 时立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历史文脉   城市文化   泰安   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规划   雕塑家   名城   泰山文化   城市精神  
描述: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城市精神的载体和视觉艺术的聚焦点。城市雕塑,镌刻着城市辉煌的过去,铭记着奋进的现在。超越时间空间,把生命与梦想带向未来。
以长安为中心的早期道教造像
作者: 李凇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北魏   西王母   早期道教   人鸟合体   造像碑   造像艺术   长安   本土文化   供养人  
描述: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对于道教造像艺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较少做过系统的研究。自本期起,本栏目将陆续刊发由北京大学李凇教授撰写的对于道教造像艺术的研究文章,以使广大读者对这一本土文化有一个较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开启空间的另一扇门:从安东尼·葛姆雷大型个展《另一个奇异》谈起
作者: 冬月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异   沉重感   开启   金属材质   空间   思维方式   艺术家   安东尼   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无处不在的空间,无处不在的虚无,当我步入安东尼·葛姆雷的《另一个奇异》,我不知道对于展场而言,究竟我是侵入者,还是这些金属材质的作品。我丝毫感觉不到任何材料附加给我的沉重感,反而是在所谓具像与抽象的对抗中,迷醉于空间的召唤。
< 1 2 3 ... 12 13 14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