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天湖】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太湖央
-
作者:
刘中驰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吸着
灰鸭
湖风
光里
天湖水
一朵云
前后左右
-
描述:
离岸三千米,太湖央,湖面筑起一个家,不大,前后左右一望无际的太湖水,天空蓝成了一块刚洗净的蓝布,空旷,耀眼。屋后白鹅掌波,三五成群,灰鸭成对,"咿呀"欢颂。鹅鸭的出现给太湖渔家增添了几许隐逸的灵气。蟹养在小屋的台阶下,玉米养大的太湖蟹果然个大油光,看着主人掩不住的笑脸,便知又是一季好收成。渔民,黝黑的脸庞,有一种结实、坚定的性格。船,安谧地睡在湖面,在暖阳清风的摇曳中,有种油画般的美好。
-
天湖善迹
-
作者:
陆树栋
张琪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湖
佛教文化
智者大师
-
描述:
天湖是个意蕴丰厚的景点。1500年前,智者大师在这里首创了放生,此后,放生活动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一部分。而天湖,也从此与佛、善等字眼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观心进入天湖景区,迎面一座玲珑剔透的仿古六
-
九江遥想公开当年
-
作者:
暂无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湖
佛教文化
智者大师
-
描述:
撰文 贺泽劲|责编 赵洪容|设计 张琪| 三国时期,九江叫柴桑,周瑜在这里设水军都督府(现今九江城内的督府巷即周瑜都督府所在地),联合刘备击退了曹操八十万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大势。《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 “柴桑口卧龙吊孝”等经典故事,曾在此演绎得荡气回肠。 对于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九江来说,三国时期也许真就如穿城而过的长江,在此只能激起浪花朵朵;对于拥有庐山那样的名山、鄱阳湖那样名湖的九江,境内的三国文化遗存却往往要被名山名湖的光芒所掩盖。但九江却是“三国游”难以绕开的城市。 三国时期多谋善战的风流人物如过江之鲫。可时至今日,美眉们眼中有着超高人气的偶像级“巨星”恐怕还得数周瑜。尽管《三国演义》编排出了“三气周瑜”等故事来丑化周瑜,但后人更相信苏东坡笔下“雄姿英发”的周瑜才能还原历史的真实。 在九江城内“遥想公瑾当年”,最好的地方就是烟水亭。烟水亭传说是周瑜练兵时的点将台,建在城内甘棠湖的一个小岛上,因甘棠湖“山头水色薄笼烟”而得名。走过那座九曲桥便上了岛,岛上花木扶疏,秀石玲珑,长廊曲回。虽说是点将台,其实是处典型的江南水上园林。甘棠湖如今是个内湖,据说古时与长江相通,清末才因出河口被堵而成为死水湖的。亭中有周瑜塑像,看起来很是雄才大略、飒爽英姿,让人很能感受到激战之前沙场点兵的气概。欣赏完雕塑,再极目远眺湖水,甘棠湖的粼粼波涛便宛若正反射出折戟沉沙的寒光。 如果觉得小小甘棠湖难以容下东吴的庞大水师,不妨到鄱阳湖畔的星子县去看看另一处周瑜点将台。这处点将台位于星子县城中心,原来是南康府谯楼,登点将台,凭栏放目,就可‘感受到吴天如洗、鄱水苍茫的胜景,仿佛又见当年旌旗招展、战船穿梭的场景。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与一个个都市美女擦肩而过时,会忍不住想起那个叫小乔的女人。作为“郎才女貌”经典组合中的另一半,周瑜的妻子小乔美貌盖世、智慧过人,与其姐大乔并称“江南二乔”。 九江城内曾有条巷子叫做小乔巷,是当年周瑜和小乔所居之地,可惜现在叫做了甘棠北路。路上很是喧嚣,人声鼎沸的闹市里,念及小乔周瑜神仙眷倡但却是悲剧收场的爱情,有如醍醐灌顶,我突然找到了那个能用来描述三国时期的九江的句子:九江,你用江环湖绕的云蒸霞蔚,为金戈铁马的三国英雄志,填写了一首如梦如幻的江南小令。 交通 乘16、101、102、103等多路公交车在烟水亭站下车即可。出租车起步价5元,2公里,2公里后1.5元,公里。九江长途汽车站每天7:00-19: 00每隔半个小时有一班车发往星子县,打的到星子80元左右。 住宿 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九江城内高中低档宾馆应有尽有。其士九江大酒店,九江市滨江路68号,四星级,0792-8233388。荟丰宾馆,九江市浔阳路252号,0792-899518。 美食 九江依山傍湖,山珍湖鲜较为有特色。银鱼、鳜鱼、凤尾鱼有“鄱阳三鲜”之称的。号称“庐山三石”的石鸡,石鱼也非常不错,此外还有藜蒿炒腊肉,取材鄱阳湖区特有的一种水草——藜蒿,非常有特色。 门票:烟雨亭10元,星子周瑜点将台20元。开放时间08:30-17:00
-
大洋训密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湖
佛教文化
智者大师
-
描述:
大洋洲密码 和中国很多南方地区一样,每年端午节,江西南昌者5会有一场热闹的龙舟比赛。龙舟比赛的这条河是赣江的一条支流。赣江是长江的第二大支流,由南向北贯穿江西省。顺着赣江往南行船,在中游地区,出现了平缓的山丘、谷地和平原。在赣江中游的东岸,有一个叫新千的县。新千县有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大洋洲镇程家村。 程家村附近是赣江古河道流经的地方,所以积淀下了一层厚厚的沙土。据村民们回忆,原本这里有一座不小的沙堆。 1989年9月,村民们为了维护赣江大提,来到沙堆上取土。突然,几个村民在沙土中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 第二天,考古队来到现场。考古队员很快作出判断:这是一处极为重要的远古文化遗存。但是,一开始谁都没有想到,后面的发掘竟然会如此的激动人心。 江西一挖成名 根据古书中的记载,在远古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比较荒凉的地方。江西历年的考古发现虽然也有一些成果,但大多比较普通,从没有引起过外界的关注。 但是,1989年的程家村很快就带来了出入意料的惊喜。 考古队在沙丘上仅仅推进了55厘米,就发现了一片灰褐色的沙层,三堆器物分布在里面,有一些小型青铜礼器、兵器和生产工具,还有陶器。 江西省考古所的徐长青回忆说: “当时我看到这些文物,感觉非常震撼,原来也知道江西出过一些比较集中的青铜器,但我从没见过江西有那么多文物一下子被挖出来,真的很兴奋。” 当时另一位年长的考古人员也欣喜地说: “这下我们江西、我们新干要出名了!”他的判断没有镨。一向默默无闻的新干县大洋洲镇确实因此而被世人了解。 ’ 由于这处文化遗存比预想的规模要大,所以考古队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一个多月后,考古工作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展开。 挖掘工作进行了十天,全部遗存已基本暴露地面。东面是一个陶器群;中间位置靠东摆放的是一些青铜鼎、壶和陶罐;中部是小件兵器,周围摆放着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玉器;西南部和西北角也都分布有各种器物。青铜重器究竟揭露何种别样信息 徐长青回忆说: “那些东西全埋在沙子里面,非常沉,里面装了很湿的沙子,当时我们几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都抬不动,还把腰给闪了。” 考古队员不放过一寸沙土,他们蹲在炎热的坑底,一遍遍地搜寻。在三处不同地点的沙土中,他们找到了24颗人类的牙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化验的结果是,这是三个不同的个体。一个是中年妇女的牙齿,一个是小孩的牙齿,还有一个是一二十岁左右的,性别则无法辨别。 这些神秘的死者究竟是谁呢?这片看似平凡的沙土地中究竟埋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呢? 挖掘工作结束后,统计显示,在这个2.15米深的坑穴里,堆放着一千多件文物,其中有700多件玉器、100多件陶器以及475件青铜器。科学的测定显示,坑穴的时代距今超过三千年。 谁能拥有如此庞大的宝藏 三千多年前的古中国被一个叫商的王朝统治,王朝的首都位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叫殷墟。在那里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以及很多刻有文字的动物甲骨。 在那个时代,人类文明以我们现代人陌生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魅力。人类把智慧和想象力赋予自然界的产物,加工美丽的天然石头做成各种玉器,人类制造复合的金属物品做成青铜器。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技术,因此这个时代也被称为“青铜时代” 后人曾经以为,殷墟就是那个时代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但是,在1986年,人们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四川省,发现了一个叫三星堆的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珍宝不亚于殷墟的发现,说明在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和商王朝并立的地方王国。 这让人们对中国的考古工作充满了期待,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是否还有深深埋藏的惊喜呢? 就在三星堆遗址发掘三年后,江西大洋洲的发现果然又一次给我们带来新的意外。当这些器物被一件件地从沙土中取出,整理,清洗,它们似乎从沉睡中苏醒,展露出当年曾经的风姿。 大洋洲的考古发现很快引来很多学者的兴趣,而争论也随之产生,直到今天他们也没能达成一致。 让我们仔细地观看这群神秘的人们留下的物品,也许其中隐藏了一些答案。 青铜重器是否说明地位显赫 在中国的青铜文明时代,青铜礼器是身份、地位和权力的标志,特别是形制特殊、体量重大的青铜重器,更是政权的代表。在殷墟出土的青铜重器让后人见识到了商王朝的气势。 大洋洲出土的青铜重器不亚于殷墟。 高105厘米的青铜器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瓶,是一件用来蒸煮食物的炊具,重达78.5千克,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瓶,被称为“中国瓶王”。它的设计很有特点,竖耳上站着两头正回首顾盼的小鹿,各个部位的纹饰都各有不同,线条粗犷而流畅。上圆下方的组合,再加上多种奇特的纹样装饰,使整件器物显得庄重而不呆板,华贵而富有生活气息。 在青铜时代,装饰精美的兵器也是权威的象征。 在殷墟最重要的一次考古发掘中,曾经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它们的主人是一位女将军,叫妇好。这件铸有主人姓名的大铜钺最令人瞩目。钺在那个时候是一种砍杀兵器,也作为刑具使用。这件钺上的纹饰是两虎捕捉人头,老虎的刻画栩栩如生,震慑人心。 大洋洲也出土了一把太铜钺,叫嵌红铜云纹青铜钺,重量甚至超过了妇好墓的铜钺。刀刃宽36.3厘米,重11.4千克。在这把钺的中间靠上部的位置,有一个长方形的镂孔,像一张大嘴,里面还伸出了11颗獠牙,显得气势汹汹。 这些青铜重器说明大洋洲文物的主人势力强大,地位显赫。那么,这位统治者和商王朝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频繁出现的虎的形象预示着什么 从青铜器的风格来看,它们和中原地区似乎有着不解的渊源,但是又不完全一致, 在大洋洲的青铜器上,频繁出现这种狰狞而神秘的纹饰,叫饕餮纹,是殷墟青铜器最经典的装饰。 四羊罍,这件文物是一个大酒缸,器肩上塑贴的四只羊头形象格外动人。在殷墟也有类似的器物,但是,殷墟的酒缸一般都有很多饮酒器相配,而这个酒缸却没有配套的饮酒器。 瓿形鼎,这种器物在殷墟的文物中也是一种酒器,但是到了大洋洲却出现了变化。酒器下面加上了三条腿,看上去又有点像鼎。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呢? 江西省博物馆的馆长彭明瀚解释说,江西这个地方对酒文化并没有安阳那么的爱好,所以把它本该做酒器的东西变成了另外的东西:加了三个足便变成了一个鼎,而鼎是煮东西的炊器,也是中国青铜礼器最重要的代表器物。 和殷墟一样,大洋洲也出土了大量作为礼器使用的食器,种类和安阳出土的鼎类似。 比如兽面纹柱足青铜鼎,高70.2厘米,重13.6千克。外底和足部有明显的烟炙痕迹,说明它曾用于烧火烹饪食物。 还有六件方鼎,其中既有雄伟重大的,也有小巧玲珑的。虽说基本上和殷墟的青铜鼎相似,但又强烈地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 更有趣的是,这些铜鼎一眼看去,鼎耳上总会多出一对对塑形生动的兽形装饰,活泼自然。特别是卧虎的形象出现得最为频繁。 青铜伏鸟双尾虎,这件青铜器的外形本身就是一只有着两条尾巴的老虎,老虎身上站着一只小鸟。虎的威武、勇猛和小乌的灵动结合得恰到好处。老虎和小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间。 频繁出现的虎的形象也许并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有着别的深刻寓意。 徐长青是这样解释的,因为里面虎的形态特别多,纹饰、造型,特别是817公斤的双尾虎,它有一些徽志特别明显,所以可能在这些铜器群里面,它的意识形态跟虎方的关系比较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