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天寿】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吴冠中的艺术及市场走向
-
作者:
好运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苏宜兴
享誉国际
潘天寿
保利
吴冠中
塞尚
长江万里图
吴大羽
马蒂斯
林风眠
-
描述:
吴冠中先生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也是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热门人物,他在中西方艺术融合的实践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艺术不要命吴冠中(1919—2010),字萘,1919年生,江苏宜兴人。早年因一次机缘参观了当时由林风眠主持的杭州艺专,便立即被五彩缤纷的艺术美迷住了。于是,下决心投身于艺术。他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艺专,从吴大羽学
-
课徒画稿 荷花
-
作者:
方攸敏
来源:
书与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芙蓉
任伯年
香远益清
潘天寿
课徒
工笔重彩
吴昌硕
八大山人
水墨写意
张大千
-
描述:
手法描绘荷花,从宋人工笔重彩到明清徐渭、八大山人以及近代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历代大师笔下的写意荷花。本期荷花是采用水墨写意的手法,力图表现出荷花清雅、高洁的气质。
-
无声诗情涌毫楮——略谈吕大卫的绘画艺术
-
作者:
汤哲明
来源:
书与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芙蓉
任伯年
香远益清
潘天寿
课徒
工笔重彩
吴昌硕
八大山人
水墨写意
张大千
-
描述:
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人物画背景中。至唐代,独立的花鸟画科已具雏形。如薛稷以画鹤闻名,其画纯出写生,形象逼真,李白和杜甫皆有诗赞。至五代,南唐徐熙与后蜀黄荃两家并起,黄荃精于用色,徐熙重视笔墨,后人称其"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深刻地影响了两宋花鸟画的发展,为后世百代标程。宋徽宗在绘事上可称千古一人,以善作工细双勾花鸟著称,在他的影响下,
-
冰摧霜折傲骨在 漫天风雪写梅花——评赏李山所作风雪红梅水墨画
-
作者:
张启胜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傅小石
审美意蕴
意味隽永
潘天寿
折枝
人世沧桑
画中
审美意象
审美价值
李山
-
描述:
中国人对梅花的偏爱是一种历史文化意识的反映,诗人最早以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向与情怀。自宋代有折枝花鸟画以来,很多画家以梅花为题材,由工笔写真到后来的文人画的写意,这些作品一般用"以形写象"的方式表现梅花的不畏严寒、高洁、坚强的已被历史文化普遍认同的品格喻义,并以特定的模式代代因袭而形成范本,在大量的以梅为画的作品中,虽然不乏技法纯熟生动的画作,但绝少见到犹如李山笔下的梅花蕴含如此深沉凝重的情感、熔铸了对社会人生如泪如血的生命体验。李山的写梅不
-
谈颖人为人与颖人作画
-
作者:
徐永祥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于颖
潘天寿
绘画语言
留校工作
绘画理论
朱颖
中国画创作
人我
画如其人
-
描述:
关注原因朱颖人颖人先生1949年从苏州美专转入杭州国立艺专三年级学习时,我同年也考入了杭州国立艺专,留校工作后,我们又同在黎冰鸿研究生班学习,屈指算来,已有66年友谊了。,关于颖人我有几方面印象很深。颖人先生基本功扎实,全面,在同学中才华突出,特别是在油画的色彩方面有自己的心得,而且由于他在早年学过中国画,在中国画创作上也有自己的理解。当年朱颖人先生是被前辈老先生们一致看好的。
-
张大千、吴冠中再推近现代书画高峰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现代书画
潘天寿
中国嘉德
保利
香港苏富比
吴冠中
李可染
张大千
春季拍卖会
起拍价
-
描述:
去年近现代书画的话题榜被潘天寿、李可染先生"承包"了,今年会不会是张大千和吴冠中先生接过接力棒呢?在上个月香港苏富比2016年春季拍卖会中,张大千的《桃花源》最终以2.7亿港元成交,刷新了此前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