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大巴】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油画《父亲》·罗中立与大巴山
-
作者:
凌承纬
来源:
红岩春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公众
罗中立
社会影响
《父亲》
当代美术
大巴山
中国美术
油画
-
描述:
油画《父亲》的完成和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公众面前,已经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多年来,当人们谈论中国当代美术的成就和涉及中国农民题材的艺术创作时,经常会提到这件作品。时光流逝,世事更迁,《父亲》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早已为艺术史论界所认定,世人更愿意谈论的是这件作品曾经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民众对它的关注。笔者曾见证《父亲》从创作、出展到获得殊荣的整个过程。多年后,回顾和梳理这段历史,我们似乎更清楚地认识一个道理:长存于人们记忆中的艺术不仅须是艺术上的精湛,更须与民众血脉相连、心灵相通,这在中华民族从贫弱走向富强的漫长征程中尤其如此。
-
墨濡色染开新貌大笔如椽壮山河——记李可染
-
作者:
姜孝德
来源:
红岩春秋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公众
罗中立
社会影响
《父亲》
当代美术
大巴山
中国美术
油画
-
描述:
李可染(1907-1989),初名永顺,江苏徐州人。自幼喜爱绘画,1920年拜画家钱食芝为师,1922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25年考上西湖国立艺术院油画研究生,随法籍教授克罗多专攻素描和油画。同时自修国画,研究美术史论。1932年,回乡在徐州私立艺专任教,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并创办“黑白画会”。1938年,开始从事抗日爱国宣传画创作活动,历时5年。1942年,在重庆参加当代画家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