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研究
作者: 沈琍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柱   造型语言   造型形式   外来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   陵墓石刻   陵墓雕刻   南朝   风格特征   风格分析  
描述: 时期,其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波斯的影响是显著的。本文通过分析南朝陵墓雕刻具体造型形式与风格特征,探讨石刻形式与丧葬之间的关系,解读其背后的技术成因,进一步明确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油画艺术
作者: 刘春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外来文化   油画艺术   全球化背景   中国绘画艺术   改革开放   经济全球化   中国画  
描述: 它同“全球化”背景的形成密不可分。第一次的“西画东渐”的践行者以传教士为主,这可以说是油画在中国的起源。当时,西方殖民的暗流已经开始冲击东方;第二次“西画东渐”以中国的留学生唱主角,留学生们想借外来文化拯救
金峰 什么也不说
作者: 李宗陶   雍和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外来   活体   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   西方   金峰   创意   雕塑   兵工厂  
描述: 自从在2577创意大院匆匆彩排了活体雕塑《无字访》之后,不论白天黑夜,金峰的手机始终关机。他采取了跟作品同样的姿态:什么也不说。5月20日清晨8点,100位外来务工者乘坐旅游大巴从上海远郊或周边
流动之魅:关于“缘分的天空——2005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作者: 鲁虹   彭捷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来文化   全球化   艺术家   展览   流动   不同年龄段   选择性   云南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彭捷(以下简称彭):深圳美术馆自2002年初确立"关注中国当代油画"的学术目标后,接连举办了"观念的图像"展与"图像的图像"展,这两个分别以20世纪50-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艺术家为主的展览,无论是在社会公众层面,还是在艺术界内部均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但至2004年举办"居住在成都"展时,似乎又有某种变化的因素在里边,我感兴趣的是,贵馆对此有何学术上的考虑?鲁虹(以下简称鲁):从策展的角度来讲,我们是想有选择性地按一个个专题的形式来做,这样一方面可以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进行必要的清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馆形成一个关于中国当代油画的收藏系列。但是如果继续按不同年龄段艺术家往下做的话,很快就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所以我们马上做出了必要的调整,即按中国当代艺术的几个重镇分片来做。首先是选择了成都,接着很快有了关于"居住在成都"展的策划书。有趣的是,关于这个展览的策划书在由四川艺术
叶芃的状态
作者: 朱天曙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外来民工   状态   火车站   画面   意韵   笔墨精神   工笔花鸟画   海阔天空   研究生  
描述: 的话题。生活中的叶芃豪爽而率意,夏天常常是穿着T恤、短裤,拖鞋,轻松地走在校园里和大街上,以至于有一次在火车站被警察视为外来民工,揪去盘查半天。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和工笔花鸟画联系在一起,让人觉得
诗意渗透与西方油画审美形象的嬗变
作者: 张康夫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艺术   逻辑联系   外来艺术   文化特征   夏加尔   审美形象   审美价值   多元文化时代   反美学  
描述: 层面上,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交错共生,多元互扰;在深层次上,整个社会则正潜在地不知不觉地经历着一场巨大的文化变异和转型:油画艺术作为一个外来艺术形式,在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及其自身裂变过程中,一些创作群体在观念上、实践上、审美价值上表现出"实验化"和"反美学"的倾向;这种倾向在使当今艺坛呈现个性化、边
程大有陶瓷刷花艺术
作者: 徐明岐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绘画艺术   形象生动   外来文化   生活气息   传统   民国时期   艺术作品   表现技法  
描述: 程大有陶瓷刷花艺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