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梦里家山:观徐里新油画
作者: 吴悦石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气象   家山   气至   中国传统文化   机趣   提按   外来艺术   人文精神   生生不已   令人  
描述: 油画传入中国已经百余年,诸多先行者都在努力使之中国化,或称民族化,他们的成就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借鉴。由于这是一门外来艺术,诸多形式上的语言和笔触中的思想得不到深刻的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得不到熔铸
徐里油画中的中国精神
作者: 刘大为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本土特色   精神培养   生命观   文化价值体系   文化精髓   践行者   雍容大度   外来民族  
描述: 中国油画的历史不长,为追求油画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精神,几代画家都在努力地探索与实践着,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画家和作品。但中国精神不应只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符号在油画中的运用,而应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新文化价值体系,充分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的清理和创造性的继承,以达到民族文化精神的挺立和民族文化精髓的彰显。徐里正是这样一位成功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话石
作者: 高洪波   来源: 唯实(现代管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文物界   米芾   文化信息   吴昌硕   巧石   天外来客   四绝   史树青   灵璧  
描述: 关于石头的话题很多,远至女娲,中至米芾,晚至曹雪芹,每人都携带着关于石头的文化信息,这信息如顽石般坚硬久远,又如巧石般玲珑剔透。最近的是《丑石》,作者平凹贾兄,一读过后,更觉得关于石头的话题最好不说,说了就露怯,让人笑话。可是还得说,说石,说藏石。引动这一话题的是前辈史树青先生,他同时是中国文物界的权威,在他生前,一日与他闲
民间艺术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
作者: 于瀛洲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艺术   中国艺术家   探索空间   中国画家   外来艺术   当代油画   当代中国油画   创作过程   绘画形式  
描述: 中国画家一直在追求油画的创新和发展,并没有停顿在原有的艺术思想观念上。他们通过努力,试图将传统民间艺术注入这一绘画形式中,由此推动中国油画与当代的联系,并赋予其新的探索空间和领域。在中国油画家们看来,借鉴与吸收民间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这就如同在创作过程中注入人文气息和艺术
现实世界:中国画困境中的契机
作者: 杨祥民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透视法   中国画家   中国画艺术   达盖尔   外来艺术   洛神赋图   艺术理论   图像时代   波普艺术   中国画发展  
描述: 【引言】:近百年来中国画遭遇前所未有的变局和挑战,是中国画历经磨砺和波折的时期。从20世纪之初对于中国画矫枉过正的误区,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画终结论的产生,这些都深受外来艺术形式和艺术理论的影响
London 当代印度艺术展
作者: 丁燕燕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印度   常规发展   猎奇心理   商业操作   天外来客   London   总部大楼   大型展览   抽象美   萨奇  
描述: 继《再起革命——中国当代艺术》、《揭开面——中东新艺术》及《抽象美——新油画和雕塑》三个大型展览后,在国际艺坛举足轻重的私人美术馆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ry)刚于上月28日为其新展览《帝国反击——当代印度艺术》举行开幕礼,展出来自印度的26位艺术家新作。
绘画梦想,燃亮未来:MO-art青海艺术支教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art   MO   静物写生   来去匆匆   小型图书馆   自编自导   支教   天外来客   数日   多功能教室   五彩斑斓  
描述: 带给了青藏高原贫困乡村里的孩子们。手把手,绘画梦想色彩三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漫长而曲折的行程也无法消退支教团队的兴奋心情,因为没有人知道在这个极度贫困、交通极其落后的山区小学中,同学们对这位"天外来客"和艺术支教老师们有什么期待。
人类生活场景巾的“天外来客”:外国现代城市的抽象雕塑
作者: 朱国荣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场景   奥地利维也纳   生命体   外来客   二三十年代   外国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现代城市   二十世纪  
描述: 两千多年来的城市雕塑,基本上是在复制人类、动物等大自然的生命体。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抽象雕塑,人类的生活场景里才出现了“天外来客”,确切地说,是人类的艺术家为自己“找乐”而制造出的一大堆陌生的新东西。
对话—破‧立‧思‧行
作者: 吴洪亮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院副院长   学术主持   外来艺术   北京画院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概念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馆馆长   艺术形式   吴洪  
描述: 吴洪亮(本次活动学术主持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雕塑”本身悠久而又复杂,对于中国却是个新传统。肇始于上世纪初,作为直接移植于西方的艺术概念,我们眼中的雕塑与中国传统完全脱节;而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雕塑又面临着建筑、园林、装置等等形式的挑战,以致概念不断泛化、模糊。什么是雕塑?什么是中国的雕塑?从哪里来?向何
厚土人文--钟涵艺术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变革   油画艺术   美术学院教授   艺术作品   外来艺术   艺术创作   油画创作   美术研究   中国美术馆   中国油画  
描述: 孜孜以求的专业学子。他的艺术创作鲜明地反映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大背景下的文化理想,在融合外来艺术、建构中国油画时代文化精神上具有重要价值,为中国油画艺术的现代转型做出了卓越贡献。
< 1 2 3 ... 13 14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