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日本古陶瓷备前陶器的审美特性
作者: 吴煜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备前陶器   审美特性  
描述: 以丰富多彩的窑变技术,备前窑在日本六大古窑中的地位仅次于濑户窑,在日本古陶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审美角度来剖析备前陶器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并尝试挖掘解析备前陶器与茶道中的“闲寂”相通的审美意识。
一场素美人的擂台赛:观台湾当代柴烧展
作者: 东土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技术   自然天成   艺术思想   陶艺家   审美角度   烧制过程   人文精神   备前   壶身   生活理念  
描述: 看惯了雍容华贵,偶尔品品质朴淡雅也别有一番风味。柴烧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一种很难烧制的方式,烧制过程中不使用任何的釉料,通过土、火、柴、窑,环环相扣紧而自然天成。其中日本的柴烧颇有建树,备前烧堪称柴烧之中的佼佼者。除此之外,新西兰与澳洲的现代柴烧也有独霸武林之势,新实践技术,新窑炉设计融入,丰富了柴烧的面貌和内在。台湾现代柴烧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日本柴烧的影响,融合中国的人文精神,而不断成长起来的。
沉着的惊艳,内敛的张力
作者: 曹栋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技术   自然天成   艺术思想   陶艺家   审美角度   烧制过程   人文精神   备前   壶身   生活理念  
描述: 柴烧作品乍看不起眼,越看越美.就像一个久经历练的智者,耐得住叩问,耐得住凝视与推敲.斑驳老旧,却凝翠飞红,呈现令人惊心的美.釉面落了灰,或胎体上走了火的痕迹,在古代被认为是“瑕”.但现代柴烧所体现的“烧制观”,认为那是命运留痕,是偶然的美.烧成的陶器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落灰的层次肌理,火焰走过的路径与吻痕,都是珍贵的手笔.人与窑、火与土,交流、配合,这里面包含对自然的尊重,也包含对自由的无限崇拜.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