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壶艺】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七十三壶图》后续研究 由稿本到制作图稿再到复制
-
作者:
吴光荣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稿本
复制
自然界
后续
紫砂壶艺
图稿
制作
分类
-
描述:
在〈《七十三壶图》散考〉1一文中,对《七十三壶图》2进行了考证与分类。在上述分类中,从传统的制壶角度,又可将《七十三壶图》分为光货、花货两大类。"光货"亦称为光素器,是指壶艺造型较为简洁,无论是方器
-
浅析紫砂“暗香浮动壶”的形、意、韵
-
作者:
杨群群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暗香浮动壶
雕塑
壶艺
-
描述:
紫砂是一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器型的完美,还要选择合理的纹饰与精湛的工艺。一件完美的作品必须兼备形、神、气、态,只有这样才能生动,才能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宜兴紫砂壶艺的起源
-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壶
传承关系
紫砂器
羊角山
紫砂壶艺
古窑址
砂壶
拉坯
紫砂陶
泥片
-
描述:
1976年羊角山古窑址被发掘,清理出大量残片及以东坡壶为代表的早期紫砂器。这些紫砂器成型上已经脱离了陶轮拉坯而开始采用泥片镶接;而后者正是后期紫砂壶的标志性工艺。据乾隆间潘墀《賸帚续集·再考陶壶记》,北宋苏轼首创紫砂壶式,并指出了三姑夫人庙与金沙寺之间制壶技艺上的传承关系,紫砂陶
-
浅谈竹壶的创新意识
-
作者:
赵志达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意识
中国陶瓷
生活服务
文化载体
民间工艺
紫砂壶艺
物质生活
造型艺术
-
描述:
紫砂造型艺术博采众长,有力的代表了我国民间工艺的魅力,当今的紫砂壶艺创作将雕塑、玉石、书法、绘画、西方几何、写意、古代青铜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都融入进来,可以说包容并蓄,让所有的紫砂艺人都能为处在这一时代而骄傲。紫砂作为中国陶瓷大家族的一员,既是物质的产物,又是精神的延伸,以文化载体的身份,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这种服务源自于原本的日用器功能,也源自于蕴含的文化使人愉悦
-
浅谈宜兴紫砂茶壶
-
作者:
张秀芳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砂壶
泥质
壶艺
-
描述:
宜兴紫砂是中国悠久的陶文化与成熟于唐代的茶文化相互融合.这主要表现在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诸多方面.紫砂高手善于以壶为主体,融合诸艺术于一体,在形式内容方面谐合、神形兼备.
-
陶冶情操艺以载道——陶瓷名家葛军及其艺术简析
-
作者:
徐永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砂陶艺
范伟民
紫砂文化
陶艺家
陶瓷学
载道
紫砂壶艺
沈建国
砂壶
陶艺界
-
描述:
一个风和日丽、油菜花盛开的春日,缘于“第五届全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的合作事宜,同《雕塑》杂志社范伟民社长及苏州雕塑家沈建国一起,造访了宜兴的葛军艺术馆及创作室。短短一天的相处,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葛军博士作为朋友的真挚与坦诚、作为艺术家的刻苦与勤奋、作为学者的睿智与严谨。他那豪放的性格、谦恭的态度、深厚的学识,在其爽朗的笑声中伴随着不凡的谈吐,给我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通
-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砂陶艺
范伟民
紫砂文化
陶艺家
陶瓷学
载道
紫砂壶艺
沈建国
砂壶
陶艺界
-
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
-
2016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陈丽华艺术奖
-
作者:
陈洁莹
周阿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砂陶艺
范伟民
紫砂文化
陶艺家
陶瓷学
载道
紫砂壶艺
沈建国
砂壶
陶艺界
-
描述:
2016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陈丽华艺术奖
-
2016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铜奖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砂陶艺
范伟民
紫砂文化
陶艺家
陶瓷学
载道
紫砂壶艺
沈建国
砂壶
陶艺界
-
描述:
2016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