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是现代大都市的生命
作者: 铁铮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生命   生态系统工程   城市园林绿地   生物工程   环境恶化   大都市   绿地生态系统  
描述: 绿色生物工程措施是整治现代城市环境恶化的根本措施,而这种工程必须由绿色植物的种植工程来完成。也就是必须靠植物造景、造园、造绿地,而不能用铺装广场、道路、建筑、雕塑、构建物等来替代。现代城市园林绿地
城市空间·意境——城市美学初探
作者: 宋启林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美学意识   历史演变   建筑美   城市空间   自然环境   城市美学   审美意识   建筑艺术   现代城市  
描述: ,除建筑外,还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演变遗存,道路格局,园林绿化、雕塑……等等以至物产流通生活服饰,习俗爱好等方面的特色。可见,城市美和美学意识除了建筑美和建筑艺术外,还有它的自然美、日常
深海“新天地”
作者: 王大锐   亦文   来源: 化石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命起源   微生物   深海大裂谷  
描述: 人类对五彩缤纷的陆上世界似乎已经了解的很多了,对大陆上的生态、动物、植物、微生物世界的奥秘探索了数千年。但是对占地球表面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海洋却不敢说了解的有多少。
天然碱工业伴生废渣的再生循环利用
作者: 石步乾   陈渊   刘占荣   来源: 化学工程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碱性废渣   苛化泥  
描述: 在以天然碱为原料生产重质纯碱时,伴生大量碱性废渣(俗称"苛化泥"),此废渣堆放或坑埋,碱化土壤,污染环境和空气,若用大型回转窑煅烧处理,成本高不经济.本文介绍了用六段隧道窑技术将该废渣再生循环利用的新方法.
语言与表现的统一——张新权油画的语言魅力
作者: 霍绪德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模式   窘境   中国艺术   传入中国   西方现代主义   失语症   语言魅力   中后期   油画   语言模仿  
描述: 自油画传入中国,对其语言探寻一直在继续。这种寻找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表现得尤为尖锐。当时的中国艺术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走出,却忽然陷入了一种不会高语的窘境。如果说"八五"新潮时期表现出一种集体
“价值的链接”:写给穗、汉两地油画艺术家作品赏析展
作者: 邹跃进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值   油画艺术   作品赏析   链接   艺术家   展示环境   艺术中心   太阳山   艺术品   审美价值  
描述: 穗、汉均为人杰地灵之所在,古有先贤,近有名士,在各个学术领域多有建树者。尤其值得穗、汉两地称道的是,近30年来涌现出一批在油画艺术领域成就杰出的艺术家,如郭润文、冷军等,此次以"价值的链接"为主题举办的穗、汉两地油画艺术家作品赏析展汇集了15位穗、汉两地的艺术家,参展之作品均为近年来的力作。此
游牧者之歌——异地创作的情境与现实
作者: 高千惠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境   游牧   作品展   以史为鉴   美术事业   画院   创作   深圳特区  
描述: 今年是深圳特区开创、建设、发展36周年,在新时期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版图的东南一隅,年轻的深圳画院也走过了30年筚路蓝缕、砥兵砺伍的探索历程。在这30周年之际,深圳画院以展览和文献的形式,回顾自身的历史,审视自身的工作,希望以史为鉴,开拓新的美术思路。2017年元旦新年伊始在深圳举行的"深圳画院30年优秀作品展"中,推出了三个主题展:"海纳百川——深圳画院艺术家作品展"、"他山之石——深圳画院藏客座画家作品展"和"固本流长——深圳画院藏品集萃展"。其中,"他山之石——深圳画院藏客座画家作品展"展示了2000年以来,在深圳画院客座的56位国际艺术家在深圳客座期间创作并捐赠给画院的珍责藏品,有水墨、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和摄影艺术。它们皆是不同文化在这个新兴都市碰撞所擦出的电光火石,各有风致、气象万千,饱含着艺术家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深圳浓浓的情谊。据深圳画院介绍,2000年始,他们就率先在全国画院中推行"客座画家"制度。客座画家所聘任的对象是海内外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不合课圳本地)从事视觉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迄今为止,已有来自欧、亚、非、北美、南美、中国的港台和国内23个国家37个地区的60余位艺术家,在深圳画院完成创作、研究、交流、展览。《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精彩,深圳画院亦是通过"客座画家"项目这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平台,建立了与国际美术机构的广泛联系,不断探索新型专业美术创作研究机构的发展、创新之路,而形成了画院今天开放、多元、包容的学术格局。(古秀玲)
有意味的形式——王川个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语境   艺术作品   中国美学   抽象   艺术传统   审美积淀   王川   有意味的形式  
描述: 他对于形式在中国美学积淀中共性的思考。王川一生致力于用墨色线条和油画色块来寻找中国艺术传统中的审美积淀,而他认为的这种积淀既不是具象,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抽象,而是通过观者在同一个文化语境中的共鸣提供各种想象的余地。
雕塑·环境·人
作者: 庄裕滏   来源: 成都建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设计   建筑空间   雕塑  
描述: 雕塑·环境·人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境界
作者: 石东玉   来源: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荷塘月色   艺术境界   古典美学思想     艺术风格   散文   朱自清  
描述: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境界石东玉朱自清的散文追求“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古典美学思想。追求“朴实、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朱先生的散文语言节奏和谐悦耳,犹如一首声调高低起伏、旋律优美动听的名曲,又似一幅工笔细腻、色彩斑澜的长卷风景画。宗白华认为,艺术境界“...
< 1 2 3 ... 777 778 779 ... 807 808 80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