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574 条
-
喻园留声
-
作者:
唐冠宇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戏化
课程
生活化环境
-
描述:
七年前,我通过高考进入华中科技大学,以第一志愿被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我所在的班级是中文1002班,所住的寝室原为韵苑8栋510室(入校时分配),后于2012年7月因故集体搬迁至韵苑14栋524室,直至毕业.从2010到2014,我在山清水秀的美丽喻园(山,即喻家山;水,即眼镜湖)度过了人生中最灿烂、最难忘的四年.现将本科毕业论文致谢、本人原创的一些诗词(实为《诗词写作》课作业)以及大学期间获奖情况陈列于此,以纪念那段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青葱岁月.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生活化环境创设策略研究
-
作者:
李姣玥
来源:
读书文摘(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戏化
课程
生活化环境
-
描述:
、可以是多姿多彩社会交往,生活是完整又复杂的系统,但不管是成人还是幼儿都是生活中的人,生活是我们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所以科学的创设生活化环境对提高幼儿对课程游戏化的接受度,身心愉悦地发展知识与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童话中的真实:《奇幻森林》“人与自然”主题的研究
-
作者:
马淑娟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危机
自然科学技术
克利
迪士尼公司
生态中心主义
现代生态
巴希拉
人类中心主义
双丰
人与自然
-
描述:
、令人惊叹的奇幻森林世界画卷,并通过文本暗喻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环境危机。该片中的人类小男孩毛克利,在森林里出生和不断成长的生存经历就很好地印证了这句话,他与大自然之间最终生成的和谐关系,几乎就
-
中式意境中的当代雕塑
-
作者:
钱亮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中国古代雕塑
刚柔并济
意境
中式
当代
感染力
-
描述:
、或豪逸奔放,皆具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及浓郁的中式气息。品思传统精粹无尽创意与精湛技艺之时,我们不禁要问,时至当下,此种意蕴境界是否有所延续和发展?自中国现代雕塑兆始,虽有零散地关乎中式、关于意境的主动
-
蔡德全的小小铁匠铺
-
作者:
张亮亮
来源:
北京纪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音乐演绎
油画艺术
色彩
画面
肌理
艺术语言
作品
笔触
北京
-
描述: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然而,对于出生于云南临沧的蔡德全,他是如何从一个油画大师,一步步蜕变成一个即将被人们所遗忘、几乎要在社会上走向消亡的苦苦打铁人,故事还得从头说起。蔡德全,又名蔡小小,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1996年来京北漂,从事绘画与雕塑及金属艺术品设计20多年。在他进行金属艺术品设计时,时常需要一些金属物件,市面上没有卖
-
造像修心陈春甫的雕塑艺术
-
作者:
宣宏宇
徐乐民
来源:
中国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市海
高原湖泊
环境教育
西北山区
湿地鸟类
高原山区
玉龙雪山
环境问题
蜿蜒曲折
鸊鷉
-
描述:
佛教造像之所以在中国的雕塑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因为它们在数量和体量上有着其他雕塑作品无法比拟的尺度,也不仅因为它们早期的实践为后世雕塑语言的探索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而更在于它们将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合而为一的悟道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启示——艺术的劳作亦即修心的过程,心静而艺达,艺至则性归。作为一位自幼研习雕塑艺术的佛家居士,陈春甫深知造像与修心之间的关系,因而他总是怀着一颗虔敬之心沉浸在古代的作
-
新媒体环境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研究
-
作者:
李凯宁
来源:
智库时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研究
发展
高等视觉艺术教育
-
描述:
视觉艺术教育的现存问题;阐述新兴媒体的应用优势;并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旨在借助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更进一步推动视觉艺术教育一个新的发展空间[1]。
-
室外雕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位初探
-
作者:
宋春丽
来源:
江西建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地位
室外雕塑
环境艺术
-
描述:
目前,城市的环境空间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空间的美化,有助于提高市民的个人品味、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室外雕塑,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现形式多样、主题内涵丰富、造型独特
-
追候鸟脚步,寻人间绝境
-
作者:
徐静
来源:
金色年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栖息地
迁徙
绝境
候鸟
望远镜
长焦镜头
-
描述:
“汀苇乱摇寒夜雨,沙鸥闲弄夕阳天。”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候鸟群集,是观鸟的最佳时机。大群候鸟从天空飞过,赶在五彩纷呈的秋天里,迁徙到南方的栖息地越冬。还等什么,找一块适合的湿地,架起望远镜和长焦镜头,静候鸟儿日出而出、日落而归。
-
贵在造境——金纳作品品读
-
作者:
李一
来源:
统一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读
造境
中国工笔画
画家
作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教书育人
-
描述:
金纳在当代中国工笔画领域是一位很有成就很有分量的画家,虽然她不刻意宣传自己,静静地画自己的画,安心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书育人,但她的作品是令人注目的,风格是突出的,她属于那种靠作品说话的画家。金纳画画很从容,静静地体验大自然的本真,画自己的所思所想,她有自己的主见和主攻方向,选择工笔花卉作为艺术探索的突破口,一直深入地钻研不怠。这当然与其天性有关,也与其出生的家庭有关。金纳出生于绘画世家,
<
1
2
3
...
41
42
43
...
56
57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