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家居照明场景实战——家居光环境营造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照明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战   功能需求   调光技术   起居室   环境营造   家居照明   场景   重点照明  
描述: 当我们进行起居室灯光设计时,就必须了解在这个空间将要进行哪些种类的活动。对于看电视而言需要的是一般性照明;当阅读或者缝衣服时就需要工作任务照明;进行艺术品、植物、雕塑的照明时就得采用一对一的重点照明来突出目标。另外,在起居室里采用调光技术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通过这种设计来调节我们的心情,满足各种活动的室内功能需求。[第一段]
向庆华油画作品
作者: 向庆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童年   趣味   想象   现状   画面   环境   作品   超现实主义   语言平台  
描述: 常年生活在一个毫无诗意、循规蹈矩的环境中,终于发现成人世界是如此的无趣和假正经。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我愿意在作品中描述一些关于童年的想象,带有一丝恶趣味的故事,并尽量让画面在静默中带有一丝不安和危险
论黑白木版画的装饰表现
作者: 陈菽现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白木刻   发展历程   装饰意味   装饰性   表现形式   木版画   版画语言   艺术形式   精神境界   创作主体  
描述: ,也曾凭借敏锐的艺术感受力看到黑白木刻"比油画之类更加普遍","而且愈看,愈觉得美,愈觉得有动人之力"。①我国现代版画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以黑白来缔造一个多彩世界的木刻艺术具有高贵性。因为,黑白木版画与其说是一种艺术形式,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境界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方向   美术教育   环境艺术设计   教师   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专业   中国画   宁夏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贺兰山东麓  
描述: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创建于1978年,位于贺兰山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现有美术学(师范)和艺术设计2个本科专业,设绘画、艺术设计、美术教育3个系。其中美术学专业下设中国画、油画、综合绘画、美术教育4个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下
梦里津渡——姚鸣京绘画的“境”与“界”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思想   “境”   艺术类型   艺术思潮   中国画   后现代主义   时代条件   绘画  
描述: 在“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西方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本土艺术思想的碰撞日益激烈,既反映在油画,雕塑等艺术类型上,也反映在中国画这样的传统艺术类型上。如何在绘画中应对外来文化挑战的态势,把握中外文化激荡的机遇,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走出中国画当代发展的新路,成为很多艺术家探索的道路。纵观姚鸣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山水画作品,可以看到他
萧疏淡雅中的“有我之境”
作者: 钱明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有我之境”   萧疏   淡雅   六朝时期   宋元时期   继续发展   雕塑艺术  
描述: 如同雕塑艺术在六朝和唐代达到了它的极至一样,山水画在宋元时期也达到了它的高峰,虽然在此之前,早在六朝时期就有了一些谈论山水的画论,隋唐时期也得到了继续发展,但是山水画真正独立并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却要到宋元时期。
余明的油画 在平静的近处
作者: 余虹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世界   当代艺术   时尚化   中国   现实境遇   文化工业  
描述: 余明的油画 在平静的近处
罗工柳(1916~2004)地道战(油画局部)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范学院   摄影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商丘   河南大学   美术作品   油画   大学毕业   现代艺术学  
描述: 罗工柳(1916~2004)地道战(油画局部)
域外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精神性   崇武   雕刻   情景   梯子   艺术形式   作品   下脚料   大型  
描述: 域外
环境雕塑取代城市雕塑因由
作者: 陶瑞峰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公共环境   城市雕塑  
描述: 随着公共雕塑艺术的出现,"城市雕塑"这一概念已经变得越发狭隘,其内涵发展到了已经不能对原有概念进行容纳。如今将其界定为"环境雕塑"更为恰当和准确。着重论述作为在大众文化和群众艺术背景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雕塑,指出其取代城市雕塑的原因和其需要公共环境的问题。
< 1 2 3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