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547 条
-
浅析色彩在环境陶艺中的运用
-
作者:
李新青
何芹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色彩
环境陶艺
特点
发展
-
描述:
在人类的视觉体验和感受中,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色彩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步。色彩在环境陶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正在不断地探索和深化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通过了解色彩的基本要素,结合不同空间环境中
-
浅谈环境陶艺和城市文化
-
作者:
何芹
李新青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公共空间
环境陶艺
-
描述:
环境陶艺因人们对城市精神文化的需求而产生,它以独特的方式介入公共环境,传达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
浅论佛家典故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以江西婺源“佛光寺”景区规划为例
-
作者:
魏晗
吕文博
来源:
建筑知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佛教典故
婺源佛光寺
景观规划
生态
-
描述:
通过对"佛光寺"的实践,阐述佛文化、佛家典故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交融,人们在游览中感受佛,在观赏中体验佛,以佛文化陶冶性情,从而探讨以佛文化主题旅游风景区规划的方法。运用具象与抽象,象征与暗喻,传承与创新,借景与造景的艺术手法,诠释佛文化的内涵。
-
成“家”立业——从陶瓷工匠到陶艺家
-
作者:
周光云
张婧婧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陶艺家
现代陶艺
心境
-
描述:
在肯定陶瓷工匠历史价值和贡献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在传统社会中制约工匠艺术创造力的深层次原因和背景;进而指出在当代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陶艺家,将面临着传统和现实诸多因素的挑战,成"家"还是成"匠"关键在于创作者的心境和创新追求。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小议离别诗的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
作者:
冯蕾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环境
离别诗
历史时代
-
描述:
中国古典诗词洋洋大观,抒情写性出自本心,动人深处,不能自己。而所有情感中,离别最令人难以自持;且在交通不便的年代,生离往往意味着死别:所以离别诗就成为古典诗词中的一朵奇葩。但正如江淹在《别赋》中所写的"别虽一绪,事乃万族",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选取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唐四个时期,探讨离别诗的风格与时代的关联。
-
浅析青花在陶瓷茶具上的装饰效果
-
作者:
吴和龙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境表现
色彩效果
构图布局
青花
陶瓷茶具
-
描述:
青花瓷以幽靓明净、素洁雅致、娇而不艳的独特风格独树一帜,青花在陶瓷领域中可谓独具特色。本文主要是讲述青花在陶瓷茶具上的广泛运用及装饰效果。
-
作品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景德镇
玛瑙红
艺术家
绘画艺术
陶瓷艺术
美术师
自然山水
实践经验
意境开阔
-
描述:
余果陶瓷艺术余果(艺名余笑)1987年生,本科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会员。师从于高级工艺美术师余明洲,在陶瓷绘画工作中相继得到了赖德全、周国桢、王锡良、沈鹏、余晨洲等大师的指导。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并受到中外陶瓷艺术爱好者青睐。
-
瓷雕“牛气冲天”(品类:雕塑瓷)
-
作者:
刘远长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气冲
景德镇
开拓者
气势
意境深远
创作
自然
雕塑
颜色釉
-
描述:
作者是景德镇雕塑生肖瓷的开拓者,这件瓷雕名为"牛气冲天",是他于1998年8月创作的高温颜色釉雕塑。造型简朴浑厚,重气势,无半点矫饰,少繁琐雕琢,多自然简炼,讲究夸张、概括、提炼,注重气势与体积,追求原始自然、朴拙浑厚、元气淋濉、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
鄱阳湖地区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
作者:
何宜庆
翁异静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熵权法
金融生态环境
鄱阳湖地区
灰色综合评价法
-
描述:
通过构建鄱阳湖地区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对2007年、2008年和2009年鄱阳湖地区6个地级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金融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
-
日本环境雕塑之管窥
-
作者:
关立新
来源:
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环境艺术
野外美术馆
公共艺术
-
描述:
都市建设需要环境艺术,环境艺术离不开雕塑作品的介入,雕塑作品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维度出发,通过对纪念性雕塑、艺术雕塑、野外美术馆中的环境雕塑、公共艺术中的环境雕塑等进行实地考察,揭示了日本环境雕塑的特质。并得出"优秀的环境雕塑作品能够塑造都市形象,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竞争力"这一结论。
<
1
2
3
...
17
18
19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