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丑到精致——化丑为美的《欧米哀尔》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政府收购   卢森堡   法国   雕塑家   化丑为美   代表作  
描述: 《欧米哀尔》(Hemllmiere),又译作《老妓》、《丑之美》,法国雕塑家罗丹雕塑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85年。该作品于1891年被法国政府收购,次年放置于巴黎卢森堡博物馆。
与造物者游——曾小俊艺术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政府收购   卢森堡   法国   雕塑家   化丑为美   代表作  
描述: 2018年5月11日,"与造物者游——曾小俊艺术展"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现代艺术厅开幕,曾小俊的"与造物者游",是他在艺术创作上又一个新的尝试。此次展览分绘画与雕塑两部分,共计展品35件。绘画以"绞胎
现代眼光的重塑与升华
作者: 杨冬江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开花结果   眼光   创作道路   艺术   雕塑家   现代   回归传统  
描述: “艺术必须从古老的根上生长出来,再让树枝伸向现在,等待着开花结果。”安托万·布德尔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的艺术信念,也形象地揭示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道路。作为享誉世界的雕塑家。布德尔以其形象的雕塑语言向世人证明:回归传统乃是创新之途,古典仍可以塑造新的时代经典。
100年前,盗敦煌的那些人……
作者: 郑朝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献   百科全书   20世纪   古代雕塑   藏经洞   石窟群   敦煌莫高窟   艺术史  
描述: 敦煌莫高窟石窟群,自公元366年开始,经历代连续修凿,现存石窟700余个,古代雕塑及佛经造像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堪称是一部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而在20世纪初,发现的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近5万卷古代文献,更是让世界为之惊叹不已,成为这部百科全书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周春芽《格拉芙、贝克尔和TT》1085.6万港币成交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设计   环境   创造  
描述: 2018年3月29日,周春芽《格拉芙、贝克尔和TT》以650港币起拍,92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085.6万港币成交。(拍前估价:HKD 7,000,000-10,000,000)《格拉芙
基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雕塑研究
作者: 蔡婷婷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全球化   民族文化   当代艺术  
描述: 在生活方式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文化正在融合。大众时代的流行文化与国际化的西方当代艺术已经渗透到了全世界每个角落,在其影响下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是充满矛盾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影响着雕塑语言的方式
翻转课堂在高校雕塑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孟继兵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校雕塑专业   教学应用   翻转课堂   研究  
描述: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由国外引进的高效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在我国众多高校的教学中加以研究和实践。本文将以雕塑专业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其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
由黑龙江省城市雕塑引发的细节设计思考
作者: 刘岩   孙大力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细节设计   生态化   城市雕塑   品质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剖析黑龙江省城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对细节设计意识重要性的思考,提出城市雕塑建设关键在于从每一个细节设计出发去考虑各种元素的合理性,科学的细节设计可以提升产品价值层面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江苏雕塑艺术品质与城市影响力研究
作者: 汤箬梅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城市雕塑   江苏   发展  
描述: 江苏历来是文化大省,历史底蕴丰厚,雕塑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及至新时代江苏雕塑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研究江苏雕塑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总结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对江苏雕塑艺术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试论“吴带当风”和“曹衣出水”在中国传统人物雕塑中的表现
作者: 柏洁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衣纹塑造   古代雕塑   古代绘画  
描述: "吴带当风"和"曹衣出水"是中国古代绘画中两种形容人物画衣纹呈现状态的形容方式。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中国传统雕塑自秦汉后的人物造像中衣衫纹饰的塑造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就此试着探索这两种风格迥异的形容方式在人物雕塑语言塑造中的作用及影响。
< 1 2 3 ... 7 8 9 ... 117 118 1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