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748 条
-
秋拍预览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书画
艺术品拍卖
雕塑艺术
瓷器工艺
油画
-
描述:
嘉德2003秋拍于11月22日-26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办。本届秋拍推出“中国油画及雕塑”,“集珍——三家藏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等中国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中国扇画”,“瓷器工艺品”,“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艺迹轩藏明清印章”
-
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瓷器
-
作者:
李淑琴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彩云凰纹葫芦壁瓶
青花五彩寿星瓷塑
万历时期
嘉靖时期
青花五彩瓷器
明代
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
-
描述:
明代彩绘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除釉下青花、釉里红外,还有釉上五彩、素三彩以及釉上、釉下结合的斗彩、青花五彩等。但最典型的是青花五彩,它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至今有实物考证的是1985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的宣德时期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和高足碗,以及在1988年景德
-
工作雕塑留住人才的艺术
-
作者:
蒂莫西·巴特勒
詹姆斯·沃尔德鲁普
来源:
哈佛商业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人才培养
关系管理
员工
工作雕塑
人事管理
深层志趣
职业生涯规划
-
描述:
了解员工的深层志趣.帮助员工塑造职业生涯.才能使员工真正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
我的小树
-
作者:
林蕴琦
来源:
孩子天地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丛林
草地
祖国
广州天河
小树
海洋
雕塑公园
绿色
小学
拇指
-
描述:
盼呀盼,终于盼到这天。我和爸爸来到雕塑公园的后山。丛林、草地,走到那里就像走进一个绿色的海洋。
-
高原冰湖英雄群雕的故事
-
作者:
李作明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见义勇为行为
青城公园
呼和浩特市
英雄人物
三角湖
雕塑
-
描述:
2003年3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团委等有关部门对一部人物群雕作品的初稿进行了审议,决定开始着手制作,并决定将这一凝结着西部人无限敬意的群雕矗立在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的三角湖旁。这是中国第一座以平民为原型而创作的群雕,在它的背后,则是内蒙古高原一个冰湖里气壮山河的百人生死大营救……
-
访俄散记
-
作者:
宋德金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斯科地铁
无名战士塞
俄罗斯
列宁山
价值观念
社会制度
雕塑
红场景观
-
描述:
近年来,笔者有幸出访俄罗斯或途经莫斯科,走马观花,感慨颇多。 我们这一代六十多岁的人对俄罗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它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从少年到青年时代,经常在电影里看到它,在书本里读到它,在歌曲中唱到它。说陌生,是因为能亲自到过俄罗斯的人毕竟不多,何况那里的
-
台湾雕塑家朱铭期望能到大陆圆梦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两岸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陶瓷雕塑
福建
工艺创新
陶瓷艺术
艺术形式
发展历史
艺术特色
-
描述:
台湾雕塑家朱铭期望能到大陆圆梦
-
新圣女公墓
-
作者:
韩福魁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越
西伯利亚
墓碑
俄罗斯
圣女
经济贸易
发展研讨
公墓
中俄两国
雕塑
-
描述:
人活着,固然可以美的惊人。可是,有谁注意到,美,并不仅仅属于活着的人,同样属于死亡后的人。人死后,留在人世间的绝不仅仅是名声、功业、坟冢、墓碑,而且还有一种沉默之美,冷艳之美,甚至是跨越时空的永恒之美。二○○二年金秋时节,我有幸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参加中俄两国经济贸易发展研讨会。会后,随
-
青岛的风
-
作者:
叶鹏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期望
广场
情景
海中
青岛
宋代诗人
凉爽
雕塑
陈与义
习惯用语
-
描述:
风尘仆仆,是人们形容旅途劳顿的习惯用语。风,使人蒙尘,在辛劳中平添烦倦。宋代诗人陈与义在中牟道上,苦于风沙扑面,曾风趣地期望: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不知这动情的请求,可曾赢得一阵清风。不过,如果你来青岛,你可不必与凉风预约,情景就完全不同。青岛的风,从海上来,尘沙早在蔚蓝的大海中洗涤干净,冰清玉洁初出浴,一尘不染,凉爽可人。
-
艺事
-
作者:
小山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人院
艺术家
帕斯捷尔纳克
克洛
爱情
雕塑家
作品
里尔克
罗丹
茨维塔耶娃
-
描述:
罗丹!罗丹!女雕塑家克洛岱尔在罗丹楼下的呼喊撕心裂肺。(让人想起挪威画家蒙克的那幅画《呐喊》)然后她开始砸碎自己的雕塑作品,疯狂地砸,一片狼藉。然后,她紧锁铁门,不漏进一线阳光,独自在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