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当代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点   欲望   记忆   展览   作品   战争   城市   雕塑   红色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时间:2011年4月23日至5月31日城市:北京地点:艺术通道莫毅个展:有红色的风景红,是毛时代的"革命"记忆?是激情和欲望?还是鲜血和战争?这个展览的"红"是在城市嘈杂的中心里放
黎化南将军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格证书   中国工艺美术   三峡大学   创作设计   城市雕塑   将军   专业委员会   艺术学院  
描述: 付孝勇,男,湖北石首人,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讲师,雕塑和设计研究方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持有者。
大雁塔广场雕塑材质表现调研分析
作者: 刘佳   来源: 山西建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质   势态   雕塑  
描述: 通过对大雁塔广场各式各样材质雕塑的调研,分析了铜、砂岩、不锈钢、花岗岩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结合广场中的实例,分别探讨了典型材料雕塑的色、质、光感效果,形态的精神层面艺术结合手法,从势态的表现效果角度研究了雕塑的复合视知觉形式,以构架材质与形态的艺术思维关系。
城市雕塑浅析
作者: 苏继红   来源: 山西建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城市雕塑   经济价值  
描述: 分别阐述了雕塑城市雕塑的概念,按照不同功能介绍了各类型城市雕塑,并分析了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指出了目前城市雕塑面临的问题,以期促进城市雕塑的发展。
浅析居住区规划中的雕塑艺术
作者: 郭选昌   唐洁芳   来源: 山西建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居住区   景观规划   雕塑小品  
描述: 对居住区雕塑小品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终从美学角度论述了景观雕塑设计的法则以及它在居住区景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以达到雕塑和小区环境的相映生辉。
油画《南泥湾》
作者: 邓亚斌   来源: 陕西党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殷墟甲骨文   象形文字   秦始皇兵马俑   文献资料   文字起源   秦兵马俑   中国人名   名人档案   文摘   雕塑艺术  
描述: 而亲切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没有对抗和冲突,没有高大突兀的人物形象,甚至整体色调也融于一种温暖的金黄色。作者在这里以近似“艺术性的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方式还原了一种真实的“在劳动中,在群众中”的大生产图景,塑造了军民一心、万夫莫敌的新中国形象。
油画《延安火炬》
作者: 邓亚斌   来源: 陕西党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殷墟甲骨文   象形文字   秦始皇兵马俑   文献资料   文字起源   秦兵马俑   中国人名   名人档案   文摘   雕塑艺术  
描述: 油画《延安火炬》作者蔡亮,福建厦门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研究生班,分配到中国美协西安分会从事美术创作。1978年调西安美术学院任教。1981年调浙江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浙江油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擅长油画、壁画。代表作有《延安火炬》、《借宿》、《枣园来了秧歌队》、《丹青生涯》等。 油画《延安火炬》创作于1960年。1955年2月,由苏联油画家马克西莫夫主持的油画训练班在北京开学。经过两年多的教学,于1957年5月结业。训练班学员的结业创作中出现了一批好作品。但是,训练班学员中的不少人就在结业的当年被错划成“右派分子”。尽管如此,由于当时中国油画家的队伍已空前壮大,不仅有自己培养的油画家,还有一批50年代在苏联留学回国的油画家。
油画《渭华起义》背后的故事
作者: 邓亚斌   来源: 陕西党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殷墟甲骨文   象形文字   秦始皇兵马俑   文献资料   文字起源   秦兵马俑   中国人名   名人档案   文摘   雕塑艺术  
描述: ,省委常委刘继曾兼任书记。省委书记潘自力到渭华地区布置检查,准备在5月初组织农民起义。5月1日,在中共陕西省委和陕东特委的领导下,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渭南县崇凝区苏维埃成立,标志着渭华起义的开始。接着渭南
《陕北人民迎救星》背后的故
作者: 邓亚斌   来源: 陕西党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殷墟甲骨文   象形文字   秦始皇兵马俑   文献资料   文字起源   秦兵马俑   中国人名   名人档案   文摘   雕塑艺术  
描述: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宣告了历时一年。纵横11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红军进入吴起镇时秋毫不犯。陕北老乡以发自内心的热情欢迎着自己的队伍。油画《陕北人民迎救星》,描绘的正是陕北人民热情迎接红军到达陕北的情景和对这一事件的艺术表现。油画作者:黄乃源、湛北新;油画尺寸:330×165厘米,材质:布上油画,创作于1977年。 黄乃源是江西萍乡人,擅长油画、美术教育。1950年毕业于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1953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绘画专业。曾任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延安整风报告》背后的故事
作者: 邓亚斌   来源: 陕西党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殷墟甲骨文   象形文字   秦始皇兵马俑   文献资料   文字起源   秦兵马俑   中国人名   名人档案   文摘   雕塑艺术  
描述: 油画作者罗工柳,1916年生于广东开平。1936年入杭州艺专学画,并自学木刻。1938年在武汉参加筹组全国木刻协会,当选理事。不久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到前方工作。1949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创建工作,1953年任绘画系主任。1955年至1958年,在苏联列宾美术学院进修油画。回国后仍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79年任副院长,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他还参与了从1950年至1985年间人民币二套至四套的设计工作,在国际上有突出影响。生前曾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术家顾问等职。油画代表作有《地道战》、《整风报告》、《前仆后继》等。早年主要从事版画创作,作品表现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和斗争。1949年后开始油画创作,他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油画作品被人们赞誉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1942年2月,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和在中央宣传部干部会议上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标志,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整风运动。延安整风,使党内的思想取得了一致,使提倡“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使全党能够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取得空前团结的局面。
< 1 2 3 ... 5 6 7 ... 204 205 20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