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184 条
-
陈设艺术瓷器系列国家标准特点分析
-
作者:
黄宪生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点分析
产品标准
艺术瓷
发展历程
陈设艺术
文化艺术
系列国家标准
器皿
雕塑
瓷器
-
描述:
陈设艺术瓷器是我国陶瓷体系的重要分支,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反映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历程。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余载的发展,全国各地生产陈设艺术瓷器的企业蓬勃兴起,产量迅速增长、出口不断扩大,花色品种千变万化、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艺术瓷实用化的步伐明显
-
艺术陈设陶瓷的造型设计创作谈
-
作者:
蒋春帆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物皮毛
陶瓷雕塑
花釉
工艺美术陶瓷
釉色
陶冶情操
艺术陈设
-
描述:
陶瓷雕塑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装饰品。一件精美的陶瓷雕塑作品,摆在书桌案头,不但能起到装饰美化居住环境,而且能使人们赏心悦目,能发人深思,起到静化灵魂和陶冶情操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
-
烧结致密刚玉
-
作者:
张立荣
来源:
江苏冶金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致密
隧道窑
电熔刚玉
助磨剂
超细粉碎
烧结性能
增塑剂
湿法研磨
添加剂
氧化铝
-
描述:
该厂研制的致密刚玉是以纯度高的氧化铝为原料,加入助磨剂、添加剂、增塑剂,经湿法研磨、超细粉碎、真空挤压成型、干燥,然后在1800℃的隧道窑中烧结而成。它具有荷重软、电绝缘性好等优点性能,广泛地应用于冶金、陶瓷、化工、玻璃行业,
-
塑绘双清 一代名家
-
作者:
罗充然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名
潘天寿
教授
国画
书画家
刘开渠
雕像
碑林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
描述:
朱培钧教授是著名的雕塑家、书画家和艺术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出生于广西桂林地区恭城县,七岁开始学画、十二岁所作的《百蝶图》交誉艺林,中学时代崭露头角。 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其国画工笔和写意
-
最后的防线(雕塑)
-
作者:
石向东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形式和内容
特等奖
思想
国体
天地
作品
并没有
雕塑
-
描述:
最后的防线(雕塑)
-
飞翔(雕塑)
-
作者:
张鸣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形式和内容
特等奖
思想
国体
天地
作品
并没有
雕塑
张鸣
-
描述:
飞翔(雕塑)
-
创造光明的人(雕塑)
-
作者:
黄月新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形式和内容
特等奖
思想
国体
天地
作品
并没有
雕塑
-
描述:
创造光明的人(雕塑)
-
坚强的后盾:雕塑《最后的防线》创作谈
-
作者:
石向东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守门员
观众
作品完成
国脚
感到难过
中国国家足球队
钢铁
雕塑
-
描述:
每当看见足球,不知不觉地想起一些情景:从学生时代到现在,作为足球迷的“我”从不会放过一场足球电视节目,特别是我们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比赛;只要中国队一上场我和周围的“足球迷”就对着电视机大声地为自己的国脚们加油助威,为祖国的荣誉而呐喊;然而十四届世界杯足球亚洲区外围赛,和25届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的黑色“3”分钟、“9”分钟把我们从声音的震荡中打入了一片沉默,然而我想这不只是我一个人感到难过,
-
回到艺术的位置:石向东雕塑艺术座谈会发言补记
-
作者:
刘新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础体系
雕塑艺术
座谈会
现代雕塑
-
描述:
单一的基础教学对个性的窒息 中国传统美术的基础教育体系造就了独特的中国绘画和雕塑,现代工艺美术理论的产生对现代艺术建构自己的基础体系也有所启迪。但随着西方画潮涌入中国之后,尤其是经过徐悲鸿的努力和苏俄美术的渗透,以西方写实理论为核心的基础体系长期成为中国美术殿堂前的一道窄门——欲登堂奥,必由此进。
-
作为思想载体的现代艺术:从《最后的防线》谈起
-
作者:
龙开民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奴隶》
现代艺术
作品
雕塑
-
描述:
《最后的防线》与《维纳斯》、《拉奥孔》、《奴隶》、《大卫》、《思想者》等表面上多么不同,但它无疑是一座雕塑、一座获得《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特等奖的雕塑,并光荣地被送往洛桑奥运村永久陈列。 人类文明
<
1
2
3
...
5
6
7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