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493 条
-
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追求独特风格——党刊装帧设计系列谈之二
-
作者:
魏莉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发建设
艺术风格
艺术家
期刊
封面设计
党刊
雕塑家
装帧设计
英雄模范
特殊性
-
描述: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有多少个艺术家,就有多少种素描和色彩。”期刊的装帧设计也是如此,有多少种期刊就应该有多少种装帧设计的艺术风格。目前,国内一些期刊忽视了期刊所应有的特殊性,模仿、抄袭之风盛行,时而流行“美人热”,把一些各种各样的美
-
鄞县东钱湖南宋神道石刻艺术初探
-
作者:
陈锽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道石刻
东钱湖
雕塑艺术
南宋
-
描述:
浙江鄞县东钱湖南宋神道石刻是我国规模最大、艺术最精的石刻艺术群之一,对于研究南宋时期的雕塑艺术,了解时人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
世界名城标志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器工厂设计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首都
伊拉克
厄瓜多尔
巴格达
名城
标志
哥本哈根
比利时
雕塑
-
描述:
日本广岛市标志是慰灵碑(好似马鞍形的抽象雕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标志是38个油篓子与一个少女的雕塑。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标志是一座小男孩撒尿的雕塑。埃及首都开罗标志是狮身人面铜像。意大利首都罗马标志是母狼哺乳两个婴儿的雕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标志是海的女儿铜像。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标志是赤道纪念碑。
-
卜厂云黑陶艺术
-
作者:
天应
来源:
春秋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研究
黑陶文化
文化遗址
艺术大师
绘画
造型艺术
日照市
作品
师训
雕塑
-
描述:
卜广云,我国著名黑陶艺术大师仇志海的得意女弟子,日照市日照城人,生于1962年,自幼酷爱绘画、剪纸、雕塑等艺术,受过严格师训,出过若干作品,1985年,被到日照考察龙山文化遗址的仇志海先生慧眼识中,收为入室弟子。中国的造型艺术始于陶,陶文
-
最难艺作之率直
-
作者:
经纬
来源:
北京工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学习
率直
美院
绘画基础
系主任
青年画家
雕塑家
美学理论
艺术修养
-
描述:
青年画家顾群,勤奋、执著、谦虚。少年时学画,艺途坎坷,后到中央美院雕塑系学习,从师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曹春生、创作室主任王克庆、雕塑家刘林、张松鹤等人。学习期间,顾群受到了严格的美学理论和雕塑技法的训陈,极大提高了绘画基础和艺术修养。他
-
清新朗洁见真情——金连经其人其画
-
作者:
傅以新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跳跃式
参加国
作品
三年级
版画
国画家
美国学
雕塑
北京
-
描述:
金连经常发惊座之语,当人们循章索源时,他已不见了踪影。金连经还常作惊人之举,其跳跃式变化令熟悉他的人都觉得意外。早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时,已到三年级的他突然从雕塑系跳到版画系;到北京画院工作后,版画
-
北京城市雕塑的现状与展望
-
作者:
于化云
殷平
来源:
北京规划建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
-
描述:
1.北京城市雕塑的发展北京的城市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存。历史遗存中有北魏太和23年(公元499年)的石雕造像、金代的卢沟桥石雕、明十三陵神路、清代乾隆20年(1755年)的颐和园铜牛等。它们的构思巧妙,雕刻精美,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我国各个时?..
-
城市雕塑世纪回眸
-
作者:
陈绳正
来源:
北京规划建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体
公众参与
纪念碑
建设经费
社会功能
世纪回眸
雕塑公园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20世纪的城市雕塑艺术是充满生机的,其发展和变化可以说是空前的、广泛的和深刻的。雕塑家除了保持传统价值观的主流外,在创作理念上逐渐趋于平民化、民主化,更自觉地强调环境意识。而城市雕塑建设和管理的从人治走向法治,更是本世纪的重大进展。
-
木屋里de艺术情侣
-
作者:
郭玮
来源:
北京纪事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情侣
都市
艺术
物质生活
雕塑造型
男人
油画
木屋
椿树
-
描述:
车公庄18号楼西侧的几棵梧桐和椿树底下,有一座木板钉成然后又漆成红色的小木屋。木屋里住着一个做雕塑的男人叫做郭盖,一个画油画的女人叫做孙艺玮。每天,阳光照例先从18号楼西侧那颓废得泛白的角落
-
站着的高尔基,还是坐着的柴可夫斯基——一位雕塑家和一座塑像的悲剧
-
作者:
闻一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像
莫斯科
苏联政府
斯大林
俄罗斯
艺术家
雕塑家
柴可夫斯基
高尔基
知识分子政策
-
描述:
苏联政府有个传统的做法:为了证明自己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尊重,通常要在一些声名显赫的知识分子的生辰和忌日,发表政府决议,表示对该人敬仰之意。在种种纪念措施中,竖碑立像是最为重大之举。现在,在莫斯科,在俄罗斯的土地上的许多塑像就是这么耸立起来的。苏联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一
<
1
2
3
...
34
35
36
...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