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379 条
-
外国雕塑欣赏
-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罗马时代
梵蒂冈
中国美术教育
拉奥孔
运动员
雕像
胜利女神
雕塑艺术
公元前
-
描述:
刮汗垢的运动员 留西波斯原作(青铜),约公元前330年,罗马时代仿制品,大理石,高205厘米,罗马梵蒂冈博物馆藏。 留西波斯是希腊古典后期最后一位雕塑巨匠,他的作品大多表现青年男子(即科罗斯
-
外国雕塑欣赏
-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
空间环境
骑马像
奥古斯都
雕像
现实主义精神
雕塑家
罗马式
象征主义
拜占廷
-
描述:
。他头部微抬,目光前视,右手扬起而似在下达军令。可以看出,此时的罗马雕塑在仿效希腊雕塑、强调理想化处理的同时,并没有舍弃传统,没有丧失其讲求明确与实在的现实主义精神。
-
外国雕塑欣赏
-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埃及人
法老
中国美术教育
雕像
审美趣味
雕塑家
维纳斯
公元前
纸莎草
-
描述:
一、原始维纳斯——史前雕塑 原始时代是人类社会的童年,而原始文化则充满着“童年的稚气”,显得极为朴素单纯。在那窟居巢处的时代,原始人类为着生存,与饥寒作生死存亡的斗争,那时,他们的理想化的境界
-
外国雕塑欣赏
-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中国美术教育
圆胖的脸
两河流域
雕像
个性特征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公元前
人物形象
-
描述:
第五王朝大臣卡珀的雕像便是一例。这尊雕像被发掘出土后,帮助发掘的埃及工人称之为“村长”,因为这件雕像酷似其村的村长形象。直到现在,它还常常被人们以“村长”命名。雕像用木头制成,双眼嵌着晶莹的带色石粒,显得富有生气。“村长”有一张圆胖的脸,微露笑容,略带自满的神气。木头的柔软质地,更有利于表现这一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木质的肌理,也增添了艺术品的质朴趣味。
-
秋访世界奇迹的发现者
-
作者:
刘京州
来源:
中国公务员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周刊
文化馆
杨志
秦始皇兵马俑
秦俑二号坑
文化特色
人力资源开发
秦兵马俑
雕塑艺术
发现者
-
描述:
秋访世界奇迹的发现者刘京州在硕果飘香的金秋时节,我随全国企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网暨首次通讯员会议的代表,去临潼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坑。对秦兵马俑,我向往已久,今日一睹,那卓越的雕塑艺术、那形象逼真的秦军军容、那宏大的气势和不可思议的秦代...
-
宇宙赋
-
作者:
徐迟
来源:
散文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丁香
几何图形
宇宙
方位角
三角形
简洁
构件
果实
雕塑
-
描述:
1979年的暮春一夕,在法国的首都巴黎,往返于近郊丁香区,我拜访了大师樊笛嫩的作坊,见其所用器材,均不锈钢的构件;所歌咏者,莫非几何图形的不朽诗篇。大大小小的点、线与面,直线与曲线,三角形与菱形,圆弧与完美的圆,简洁而热情地,结合为一些根、茎、叶子与花枝,如《花三朵》,《花两朵》及果实,《飞鸟二》、《三飞鸟》、《五重奏》、《方位角》与《浮标》,等等的神奇作品,厮守着自己的宁静。如蛇形般的,他钻进了它们中间去插上
-
大山·倩影·绿色
-
作者:
梁伟
来源:
广西林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远景
倩影
绿浪
雕塑
-
描述:
衔带都市的甘霖 融入大山的苍茫 放眸连绵起伏的远景 大山映衬你忙碌的身影 浩远的绿浪勾画你火样的情怀 霭雨中步履坚实矫健 每个足印 都雕塑你年轻的道劲 附合时代的旋律
-
记法籍华人谢景兰女士
-
作者:
黄友光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出口贸易
塑料垃圾袋
贵州省
华人
艺术家
音乐与舞蹈
法国文化
艺术节
哥德巴赫猜想
-
描述:
谢景兰是贵州辛亥革命老人谢根梅的大女儿,她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曾就读于杭州艺术学院音乐系,结业后到上海音乐学院深造。1948年,她和前夫画家赵无极一道作为战后第一批自费留学生到法国留学,进入巴黎的国家高级音乐学院,专攻作曲和声乐,是法国老一辈音乐大师埃德加瓦列斯在巴黎的唯一中国留学生,毕业后曾为好几个芭蕾舞作曲,也曾为好几部影片配乐。50年代初,谢景兰的专业似乎偏向于音乐与舞蹈。或许与画家长期相处,耳德目染,学到了极其宝贵的绘画技巧与经验。1957年,谢景兰回国访问半年,返法后,突然开始她的画家生涯,而她也是在同年与赵无极分手的,她现在的夫婿是法籍音乐家兼雕刻家梵·蒂埃伦。半路出家成绩斐然谢景兰对音乐、舞蹈、绘画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加上她的聪颖气质和执着追求、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使她在艺术殿堂中犹如一颗摧灿的明球,大放异彩,仅管是半路出家,其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从1960年开始,她在巴黎、爱丁堡、斯特拉斯堡、丹麦的丝尔克堡等许多地方举办过十几次画展,尤奈斯库曾为她的画展写过序。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大厅墙上还挂着她的巨幅油画。从1971年起,她以创新和独特的手法,开始为她的画作配乐、编舞。即在画幅展出的同时,...
-
红泥巴的我
-
作者:
周德东
来源:
新青年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伞裙
泥巴
草编鞋
认识
中文系
牡丹
贝壳
白色
田园风味
雕塑
-
描述:
从洛阳看过牡丹去西安的旅途中,我认识了三个读大学的姑娘。一个叫瑾,在美院学雕塑。她圆肩伞裙,草编鞋,颈上挂一串贝壳饰物,极具田园风味。瑾坐在我对面。旁边两个姑娘叫冰和苹。冰是中文系的,她穿一袭米白色风衣,一条米白色马裤,如着云裳,古典优雅;苹是学音乐的,她红衣红帽,长发如瀑。
-
贝聿铭巧改卢浮宫
-
作者:
万新民
来源:
建筑工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改造工程
卢浮宫
艺术品
贝聿铭
绘画
参观者
雕塑
地下停车场
世界
-
描述:
巴黎卢浮宫是世界上收藏绘画、雕塑等艺术品的大博物馆之一,自1980年起,参观者猛增。由于场地不够,许多人只能在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