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1914 条
-
潮骚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11月1日,“潮骚—郑路个展”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开幕。本展共展出郑路近两年完成的十五组创作,包括户外与室内的大型雕塑装置、观念性的架上绘画,以及多媒体影像装置,透过多样性的创作,诠释了“水”的物态转换
-
梁慧圭个展2015/10/30 — 2016/01/03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798)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梁慧圭(1971年生于韩国首尔)以其用庸常物件结合而成的雕塑而闻名。这些物件以一种复杂而又拟人化的方式组织起来,日常用具的功能性被悬置了,凸显其物性与精神性。百叶窗装置是她最著名的代表作,窗帘被赋予
-
神话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9月5日,由策展人魏星策划,白盒子艺术馆与以色列尧山当代艺术共同主办的“神话”在白盒子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呈现了缪晓春、何云昌、苍鑫等26位当代艺术家的30余件作品。作品囊括影像、装置、雕塑、绘画
-
灵犀献瑞、向往未来「十周年庆/POLY」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的犀牛、两件哈雷金钢以及其代表作品犀牛家族犀牛作品之犀牛老爸、犀牛老妈、犀牛小子及犀牛小姐共计10件景观雕塑作品。
-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验艺术展区
-
作者:
白江峰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体接触后的温度11℃ 刘建华《出口—货物转运》,持续的冷静,压缩后的垃圾温度1℃-2℃ 今日美术馆展厅恒温17℃,馆外温度35.8℃ 全国美展实验展区抓住盛夏炎热的尾巴在今日美术馆的三个场馆拉开帷幕
-
替罪的肉身
-
作者:
王端廷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争议,最终导致政府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从而严重影响了后来的行为艺术的发展。 这年4月22日由栗宪庭策划的“对伤害的迷恋”行为艺术展在北京朝阳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工作室举行,孙原、彭禹、琴嘎、朱昱、张涵子、肖昱和大张等6位艺术家参展。
-
李真作品受邀至法国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继 2013 年“既重又轻─李真巴黎旺多姆广场大型雕塑个展”亮相法国后,5 月 13 日李真作品再度受邀至法国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也是戛纳国际电影节历史上首位邀请展出的艺术家。四件大中型作品
-
“找朋友”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展览时间:2014.10.17 -2014.10.28 我是你的“朋友朋友” 2014年10月17日“‘找朋友’—发现青年雕塑艺术家”开幕式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2层举办。历经三个多月的筹划,十个星期
-
浅析唐代墓俑雕塑
-
作者:
于海轩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俑
唐代
墓俑雕塑
-
描述: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达到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带动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的门类有陵墓雕刻、随葬俑群、宗教造像等,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墓俑雕塑作为独具民族特色的门类在唐代的发展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江西红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
作者:
何裕宁
余文婷
来源:
科技创业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品牌塑造
红色文化
-
描述:
江西作为革命老区,其独特的红色文化所展现的精神,对建设高校的文化品牌具有正面推动作用。当前,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将红色文化引入校园的文化品牌建设,但还存在定位不准、方法不佳、形式单一等缺陷。因此,要在准确定位、开拓方法、丰富形式等诸多方面下工夫,激发学校师生乃至社会公众的整体参与热情,把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融入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的内心当中,学校的文化品牌才能最终建立并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