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非一己之力的创造
作者: 李璠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型石膏   雕塑作品   公共雕塑   潘公凯   展览厅   博物馆建设   家族企业   雕塑公园   雕塑艺术   日常运营  
描述: 相比其他艺术形式,雕塑的传统就是合作,这会影响到人的行为习惯和认知。雕塑系的学生普遍合作概念强一些,分享好像也是理所当然的,其他系的同学则需要独立空间更多一些。这里不存在孰优孰劣,只是雕塑艺术工作
“场”的保护
作者: 刘玉雪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场上   斯通   中央美术学院   方寸之间   互动关系   采访地点   盘都   展示性   雕塑系   艺术表达  
描述: 艺术家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职业。——郭晓榕郭晓榕青年艺术家采访时间/8月10日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与郭晓榕约在央美雕塑系第五工作室,工作室像一座废弃的工厂,高高的拱顶、透明的玻璃,斑驳
在她的手中安息
作者: 徐梦可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克尔   策展人   在美国   马蒂亚斯   活着   绘画题材   肢体末端   小型雕塑   珂勒惠支   中国美术馆  
描述: 在她的墓碑如是写道:“……在祂的手中安息。”这心思,不仅是和上帝同在,而是“人类大同之心”。——《与手对话》马蒂亚斯·亨克尔1938年,已逾古稀之年的凯绥·珂勒惠支开始了一系列小型雕塑的创作
跨文化的瞭望
作者: Fanny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摄影艺术家   中国摄影   距离感   雕塑专业   肖像摄影   摄影大师   湖北美术学院   风景摄影   城市发展   私密空间  
描述: 摄影艺术家唐晶而言,这个周期似乎要更长一些,地域上也要更跳跃一些。从1999年于湖北美术学院学习雕塑专业到2006年赴德国卡
国内展览
作者: 暂无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索卡   当代艺术中心   出生年代   广东美术馆   艺术圈   宗白华先生   当代美术馆   雕塑系   今日美术馆   宋代绘画  
描述: 09.12移世界:寻美展览时间:2015/09/12~2015/11/01展览地点:索卡艺术北京本次展览借宗白华先生的“移世界”之说,选取三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出生年代的艺术家,分别为日本的饭田桐子
改善校园环境布置“熟视无睹”现象的一些建议
作者: 沈文龙   来源: 华夏教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布置   办学历程   廊墙   课程形态   主题雕塑   暗指   宣传橱窗   知度   花点儿   师生工作  
描述: 和教育影响,并不是所有学校十分关注的。学生对环境布置"熟视无睹"是普遍存在的现实。我曾对部分学生进行过校园环境布置认知度的调查问卷。有些学生对校园主题雕塑叫不出名称,更不知它表示的意义;有些学生连自己教室走廊墙
城市意象语境下的景观雕塑设计研究
作者: 刘璇   丁山   来源: 城市地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娱乐业   长沙   房间   雕塑  
描述: 城市意象是在各异的不同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体现城市特色,促进城市形象的传播。城市意象与城市景观设计是相互关联的,而景观雕塑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城市意象理念融入城市景观雕塑
城市意象语境下的景观雕塑设计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
作者: 刘璇   丁山   来源: 城市地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意象   景观雕塑  
描述: 城市意象是在各异的不同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体现城市特色,促进城市形象的传播。城市意象与城市景观设计是相互关联的,而景观雕塑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城市意象理念融入城市景观雕塑
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
作者: 苏继红   何倩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雕塑  
描述: 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雕塑的特性辨析,探究城市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中的作用,以期在以后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雕塑的规划建设管理,使城市雕塑能真正成为反映城市特色的载体和彰显城市文化的缩影。
浅论基于城市设计视角下的门景雕塑创作
作者: 曹剑飞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假山   帝王宫苑   园林建筑   城市景观雕塑   传统园林景观   雕塑  
描述: 门景是处于城镇门户或核心地段,能反映并突显此城镇地理特质、历史沿革、资源条件、文脉积淀、发展目标等其中一点或若干点的通过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手法而落实的具体物质空间。以城市设计手法而生成的雕塑空间
< 1 2 3 ... 182 183 184 ... 190 191 1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