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巴洛克雕塑艺术
作者: 玛丽亚·格拉齐亚·贝尔纳蒂尼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6世纪   大理石   巴洛克   绘画   艺术语言   故事人物   雕塑艺术   艺术门类  
描述: 16世纪的罗马发展出巴洛克艺术语言,艺术领域的潮流也随之出现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在此之前,在绘画大师们的影响下,绘画一直是最受欢迎和普及面最广的艺术门类,而到此时,雕塑占据了上风。教堂、祭坛、祭台
人生是可以雕塑的(外一篇)
作者: 远方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寓意深刻   牛郎织女   市民广场   煤矿工人   大运河   人生   城市雕塑   采煤塌陷区   共产党  
描述: 来到淮北,发现这座煤都,城市雕塑不仅多,而且十分精美。你看,街心花园、市民广场、河道旁、草坪上,以及机关门前,到处都可以看见那石雕或钢雕,且恰到好处,寓意深刻,栩栩如生,与环境十分相谐。而更令人赞叹
散文诗的当代美
作者: 王迎高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道人心   雕塑感   画面感   美学基础   生命意识   世俗生活   锈迹斑斑   特曼   出让人   妙语连珠  
描述: 化的波澜中回眸,强化生命意识,让时间的阵痛与繁杂的现实情怀融入每一行文字,繁衍诗意,浇铸精神,使散文诗作品有情,有感,有悟,有亲切的画面感和厚重的雕塑感。惠特曼说过:"人们希望诗人表现的,不只是这些不能说话的实物所固有的优美和庄严,他们希望他揭示出沟通
石塔经幢:法鼓香云供梵天——中国古典建筑系列之石雕篇
作者: 邱勇哲   来源: 广西城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藏   古代印度   法鼓   楼阁式   灵岩寺塔林   中国古典建筑   佛骨   建筑艺术   梵天   雕塑艺术  
描述: 石塔又叫佛塔,是集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建筑物,因其造型精美,常用金银、玛瑙等加以装饰,内藏佛骨舍利,故又称宝塔。宝塔并不是中国的"原产",而是起源于印度,汉代时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塔
年画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贵阳日报(阅读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古罗马   审美   艺术概念   希腊爱神   维纳斯   造型艺术   人类童年   雕塑   女性  
描述: 老家这一带,没有什么特别的年画类型,根本无法与杨柳青、武强、桃花坞木版年画那些上讲究、上品位的年画相比,非常朴素,做工也有些不上档次。但由于是伴随着这些年画长大的,因此,这些年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便充满了情趣,有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小时候,冬季的农村是枯黄的,冷清的,萧条的。收起春夏秋三季的五彩衣裳,就只剩这一种色彩,这一种情调了。
漆线雕的归属探究
作者: 邱毅琳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归属   漆艺   漆线雕   雕塑  
描述: 福建省闽南地区的漆线雕,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与特色。然而有关该工艺的归属界定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这篇文章从材质应用、形式特征、工艺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证,剖析了漆线雕与漆艺之间的区别,在厘清这一民间传统工艺的演变发展过程的基础之上,明确了漆线雕的艺术特色,有助于论证漆线雕的归属。
论清代艺术批评中的“典范重建”思想
作者: 黄桂娥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诗歌   感应   雕塑  
描述: 清代艺术批评中的"典范重建"思想,即是在艺术"典范"式微的历史语境下,一些艺术批评人士期望通过种种挽救性的努力,重新建构起"典范"曾经有过的值得人们永久膜拜和永久遵循的权威特质。如王夫之提出了"礼宜乐和"的艺术理想,重新确立"礼乐"在审美理想人格构建中的典范意义;姜宸英提出"以摹为学",来重振魏晋书法的"典范";王原祁企图重建黄公望绘画"平淡天真"典范风格的权威地位。"重建典范"的艺术批评思想,从更深层次来阐释,其实体现了清人以下几种精神追求:一、圣人权威性的追求;二、秩序持续性的追求;三、信仰规范性的追求;四、远古理想性的追求。
挪威奥斯陆:景色秀美的“雕塑之城”
作者: 王高岩   来源: 新青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斯陆   青石   车身   历史沧桑   海滨城市   挪威   小路   自行车   乘飞机   雕塑  
描述: 挪威王国首都奥斯陆,地处挪威东南部,坐落在奥斯陆峡湾旁的山丘上,面向波澜壮阔的大海,背靠巍峨耸立的霍尔门科伦山,始建于公元1050年,是挪威乃至欧洲著名的历史古城,因城中雕塑众多,也有"雕塑之城
吉尔伯特与乔治:活体雕塑二重奏
作者: 简翦翦   来源: 新青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尔   艺术界   圣马丁   活体   摄影作品   意大利   艺术家   电影明星   雕塑   艺术学院  
描述: 吉尔伯特与乔治作为艺术界少有的艺术家组合在一起已经超过四十个年头了。倘若你将他们的名字分开,或许会认为吉尔伯特是前NBA篮球明星,吉尔伯特·阿里纳斯。而乔治则是个电影明星,乔治·克鲁尼。但好在这两个寻常无奇的名字拴在了一起就变得不再普通。他们是最佳拍档,也是亲密爱人。
把自己雕成一座雕塑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新青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尔   艺术界   圣马丁   活体   摄影作品   意大利   艺术家   电影明星   雕塑   艺术学院  
描述: 断臂维纳斯,总是引起人们对美的无尽想象,然而对于失去双腿及左臂的英国摄影家吉尔斯·达利来说,命运绝对决绝到残酷。光秃秃裸露的残肢,揪起凸凹扭结的疤痕,灼伤皮肤的斑斑印迹,以及细密缝合的伤口,依旧明晰可辨,突兀的断章残篇,强烈的视觉冲击,刺目的震撼,总让人不忍猝对!然而这张黑白分明的自拍照上,却少能见到那种失意的麻木,颓废的无奈,有的只是坚强挺立的姿势,直面残缺的勇气。
< 1 2 3 ... 14 15 16 ... 197 198 19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