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处处看花处处景:山东室外展区巡礼
作者: 王燕艳   来源: 中国花卉园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山东   地域特色   历史文化   标志性   主题   园林景观   花卉   展区   雕塑  
描述: 山东室外展区建设得真不错!记者听到不少业内人士如此评价。的确,漫步室外展区,可谓处处皆景。从遍布花卉雕塑、景观小品的花博广场,到容纳国内国际地域特色的精致展园,都让人感受到了主办方的努力和用心。
青海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花卉园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心区域   交汇处   缓坡地形   青海   三江源   雕塑小品   生活情趣   藏羚羊  
描述: 北京室外展园主题为“三江之源,大美青海”。园区内通过绚丽多彩的道路、色彩缤纷的花境、潺潺的流水以及缓坡草地将人们带入了三江源主景区。缓坡草地内分别布置了两组雕塑小品,一组为高原精灵——藏羚羊,另一组
吉林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花卉园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参   吉林   花灌木   景观建设   长白山   主景   自然风光   雕塑  
描述: 北京室外展园以“祝福”为主题,以与人参共生的长白山神石雕塑为主景,通过水系、漫山野花和特色树木来展现吉林省的原始自然风光。在这里,展园通过以人参为主的东北“三宝”的联袂祝福,表达吉林人民祈盼国泰民安
雕塑的永恒性在环境当中的退化
作者: 徐思远   来源: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雕塑   退化   现代雕塑   永恒性  
描述: 古代雕塑具有记录历史、纪念人物形象、宣传、装饰环境的作用。现代雕塑的表现形式由写实到抽象,材料更轻便、廉价,在环境中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了。雕塑本身具有的永恒性已经逐渐地退化了,这种退化源自于社会的更替、人文环境的变化和新材料的出现。
论中国当代纪念性雕塑的仰视性特征
作者: 刘光炜   来源: 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纪念性雕塑   仰视性特征  
描述: 本文首先从纪念性雕塑的形态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来印证中国当代纪念性雕塑中的仰视性特征,其次通过对中国当代纪念性雕塑仰视性特征的表现种类和仰视性特征溯源两方面来进行论证,从而明确了解仰视性这一
论中国当代纪念性雕塑的仰视性特征
作者: 刘光炜   来源: 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纪念性雕塑   仰视性特征  
描述: 本文首先从纪念性雕塑的形态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来印证中国当代纪念性雕塑中的仰视性特征,其次通过对中国当代纪念性雕塑仰视性特征的表现种类和仰视性特征溯源两方面来进行论证,从而明确了解仰视性这一
浅谈人物雕塑创作的形式探索
作者: 程一峰   来源: 活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探索   人物雕塑  
描述: 自己的某些感受、见解制作的单独人物头像,胸像、全身像或三人以内的人物组雕,而形式则是指雕塑家塑造人物时为了更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象所采用的个人造型方法。接受社会委托的作品受委托方和场地的各种限制,很难对作品形式做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故不在此讨论。
基于模块化机器人原理的动态雕塑品
作者: 张坛   杨国胜   钱志勤   章文俊   来源: 机械设计与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邻接装配矩阵   齐次变换矩阵   模块机器人   动态雕塑  
描述: 提出基于模块化机器人原理的动态雕塑品的体系结构。这种动态雕塑品是采用塑料模块(如乐高模块)组装而成。分析了利用乐高模块建立动态雕塑品的计算机实现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这种算法的有效性,并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为例,解释说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数控渐进成形技术在雕塑制作中的应用
作者: 陈兆英   张益华   来源: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控   渐进成形   雕塑  
描述: 介绍了基于数控渐进成形技术成形金属雕塑的制作方法,论述了从三维雕塑CAD造型、CAD模型缩放及分割、补充曲面片的加工工艺面、板料渐进成形等整个雕塑产品的制作过程,并应用实例验证了基于数控渐进成形的雕塑制作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不要将“人民”抽象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集合   抽象化   大理石   权利   抽象词   “大跃进”   人民   雕塑  
描述: ”.就成了没有声音、没有面目、没有形体的幻影。就成了可以任意雕塑的大理石.可以把它雕塑成至高无上的神,顶礼膜拜:也可以把它雕塑成铺路石,踩在脚下。在“大跃进”中,只看到“人民”起哄.看不到“人”的理智。在文革中,只看到“人民”在搞“多数人专政”.看不到“人”的尊严和权利。
< 1 2 3 ... 134 135 136 ... 148 149 1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