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6 条
-
小记“08标的:2008上海油画雕塑院研究展”
-
作者:
傅军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学术研究
中国艺术
艺术家
创作
作品
学术团队
雕塑
美术馆
油画
-
描述:
08标的——2008上海油画雕塑院研究展于2009年1月21日至2月3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这是继2007年往东往西——2007上海油画雕塑院研究展之后,油雕院主办的又一个年度学术展。
-
梦幻般的彩霞:何黎霞的油画
-
作者:
卢金德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艺术家
女性发展
油画赏析
梦幻
新移民
雕塑家
上海人
-
描述:
何黎霞的名字实在充满遐想,让人想到女艺术家像黎明的晨曦,梦幻般似霞光。老实说,这年头南漂的新上海人实在为上海这座都市抹上了情采的光灿,那种殖民下莫名形成的小心眼,在何黎霞这拨新移民的女性发展中一扫那种假惺惺,而培
-
文艺地图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画展
雕塑作品
油画作品展
工笔人物
文艺地图
-
描述:
静里乾坤大 画中日月长 吴家礼油画作品展,邹莉工笔人物画展,“走着·摇着”彭小佳雕塑作品展,台湾玫瑰石精品展,民生·生民 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水墨当下2009上海新水墨大展.
-
雕塑哲理的三部曲:叶青的雕塑
-
作者:
江成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人
三部曲
安徒生
叶青
童话
大海
哲理
雕塑
-
描述:
安徒生的童话不是童话,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是为社会计。美人鱼的雕塑更不是纯粹的孩子。叶青有为美人鱼雕塑,用现代解构的语言重塑了一尊,在茫茫的大海边,美人鱼有些沉郁,她在沉思,她的双手成了鱼腮,低垂着头,这是叶青理解的思想者。当代女性已经从第二
-
张海平的雕塑
-
作者:
卢金德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世纪
中国文化
古文字
金属焊接雕塑
现代文化
雕塑家
现代神话
作品
现代精神
现代雕塑
-
描述:
艺术创作最能直接表现人本身的就是雕塑,《张海平雕塑作品集》作为集子映照的是张海平对雕塑本身的解读。作为雕塑家张海平确是天性中铸就着雕塑,我以为这是雕塑本身具有的品质,就是说雕塑家和雕塑是一回事,不是
-
王文栋的雕塑
-
作者:
卢金德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文
上海
都市
与时俱进
雕塑家
-
描述:
在上海年轻一辈的雕塑家中,王文栋的雕塑我是十分推崇的,原因非常简单,雕塑本是城邦的产物,它是都市创造与灵性的去处。王文栋就是这样的,与上海好几届的美术大展中,非常与时俱进的创作出具有都市神态的雕塑入选。
-
中国姿态·生态长风 首届中国雕塑大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务区
艺术作品
姿态
中国
生态
上海市民
雕塑
征集活动
-
描述:
“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2008年11月25日在风景秀丽的长风生态商务区滨河绿地展出。为期两周、181件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为上海市民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上海重点推进的长风生态商务区面向境内外的园区标志性雕塑征集活动也同时启动。
-
京剧雕塑思学:谭鑫培公园雕塑列阵创作笔记
-
作者:
严友人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笔记
艺术再创造
谭鑫培
创作
公园
雕塑艺术
一个中国
-
描述:
在雕塑艺术从明清至今几百年来起起落落状态的当下,重振中国雕塑精神尤为必要.武汉江夏谭金培公园主题雕塑及组雕列阵的创作是用雕塑形式突现京剧的魅力,把京剧与雕塑结台成"京剧雕塑",是从戏剧到雕塑的一个中国元素的艺术再创造的实践过程,是一次新的尝试和突破.
-
“走着·摇着”彭小佳雕塑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独特视角
上海市
展览
常人
宗教
豌豆
作品
雕塑
游离
-
描述:
》(《骰子#1》2001年、《骰子#3》2003年、《骰子#4》2003年、《骰子#5》2007年)、《六根六欲》(2008年)、《七宗罪》(2007年)。这是生命的高深莫测,还是不能自拔?抑或是应对现世
-
城市雕塑的生态性
-
作者:
徐跃东
滕小松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七十年代
主流艺术
生态环境
生态性
生态危机
城市雕塑
《人类环境宣言》
公共艺术
-
描述:
当公共艺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西方主流艺术时,也正是人类环境开始面临生态危机的时候.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提出:人类的生态环境面临着重大危机.人类命运的绳索把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紧密地系在一起了.如今,人们又异口同声地宣称21世纪是"城市化的时代"和"生态学的时代".公共艺术设计与生态环境建设不约而同地在20世纪中后期相遇握手,并在21世纪紧密携手.事实上,公共艺术和生态意识有着与生俱来的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