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美术教育”新概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影像   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   艺术作品   新概念   绘画   工艺   造型元素   日常生活   雕塑  
描述: “美术教育”新概念
与快乐主义的搏斗和反讽——关于陈文令雕塑的自我主题
作者: 朱其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雕塑语言   主题   视觉风格   社会性   反讽   快乐主义   世俗主义  
描述: 陈文令雕塑的视觉风格主要是一种世俗主义的美学特征。他主要表现人处于某种狂喜或者快乐时的自我状态。这成为他早期雕塑语言最初的自我形式,这种自我主题后来被引入到一种更社会性的语境,成为一种对快乐主义的反讽。[第一段]
集萃净角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   古代雕塑   皮影流派   文体活动   中国   造型   宗教雕塑  
描述: 中国皮影流派众多,角色多样。仅“净角”就有多种形式,同时,“净”的角色也更能体现出与古代宗教雕塑中的力士、迦叶造型的关系。无论是面部肌肉纹理.以及拧眉、瞪眼、龇牙、咧嘴、卷舌等,都可以从皮影的“净”角中看出一些古代雕塑的蛛丝马迹来。[第一段]
梁占岩《逝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化   形象   审美意义   人体结构   画面   造型   社会角色   世纪初   雕塑   高古  
描述: 梁占岩属于实力派人物画家之一,对人体结构的精熟把握和近似雕塑般的笔力塑造出各色的社会角色,可以说是一种对当下社会的笔墨关照。水墨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同化了西方的写实造型。然而,笔墨除去构成画面形象之外毕竟还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古人用“高古游丝”表现贵族穿的绫罗绸缎,由此看来粗头乱
架上雕塑时代的回归
作者: 陈刚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谈论   工作者   回归   雕塑  
描述: 作为一名雕塑工作者,我认为谈论雕塑应该是自己的本分和使命,但令我深感悖谬的是——我在这里谈论架上雕塑却要以一种并不平常的方式来进行。为此,我感到特别不安。架上雕塑究竟怎么了?我们究竟该怎样来面对架上雕塑
夏和兴雕塑作品
作者: 夏和兴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多芬   系列   步行街   东门   里海   作品   雕塑  
描述: ~~
应当建立和发展民族雕塑教学体系
作者: 石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教学   民族   文化传统   教学体系   自觉意识   优秀作品  
描述: 中国有悠久的雕塑传统并有大量的优秀作品流传至今,可是在今天绝大多数美院的雕塑教学中,有建立在民族雕塑传统基础上的教学体系吗?有建立本民族雕塑教学体系的自觉意识吗?似乎没有。应该承认,我们过去几千年
隋唐雕塑艺术述略
作者: 朱金宇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技巧   述略   中国封建社会   艺术风格   隋唐   秦汉   时代精神   雕塑艺术  
描述: 的发展隋唐时期雕塑艺术的成就体现在石窟佛教雕塑、陵墓雕塑和陶俑方面。 1、佛教雕塑宗教造像是这一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主流,佛、道两教在统治者的提倡
保留城市记忆 尝试策划模式——“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落成
作者: 杨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虹口区   上海   文化名人   策划模式   郭沫若   多伦路   城市雕塑   雕塑  
描述: 20061月6日,“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系列雕塑”在虹口区多伦路举行落成仪式,这一系列雕塑塑造了鲁迅(作者:曾成钢)、郭沫若(作者:王洪亮)、茅盾(作者:李象群)、叶圣陶(作者:刘杰勇)、瞿秋白
雕塑创作大家谈
作者: 张桐瑀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需求   艺术表现   负面因素   雕塑创作   雕塑家  
描述: 近年来,社会需求的现实推动,让雕塑家们很活跃,纷纷投入到探索雕塑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中。一时间,各种手法不断地被应用在雕塑创作上,也出现了不少颇具创意的好作品。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一派繁荣的景象中
< 1 2 3 ... 99 100 101 ... 116 117 1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