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雕塑语言的探索
作者: 董睿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时代性   功能   特征  
描述: 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悠久历史,雕塑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必然有着相当长的发展史。同时雕塑语言形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不同的雕塑语言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人类文明的不同特征。虽然雕塑语言有着
我所认识的周国桢
作者: 蒋立平   来源: 沪港经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陶瓷   八十年代   陶瓷雕塑   东进   现代陶艺   周国桢   陶艺创作   现代雕塑   景德镇陶瓷   当代陶瓷艺术  
描述: 现代雕塑源于西方,借新文化运动逐渐东进,出现于陶瓷上,则是更晚,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陶艺之风吹到中国,而偏在江南一隅的景德镇,周国桢早已用成熟的作品树起了东方现代陶艺的旗帜。因此,人们称周国桢
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
作者: 张琴玉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社会文化   民族气质   东方美学  
描述: 中国陶瓷雕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陶瓷雕塑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媒介,更多的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形态,是一种蕴含深邃的东方美学。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
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先锋:吕品昌谈周国桢陶瓷雕塑的艺术成就
作者: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材料   陶瓷雕塑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表现形式   艺术创作   雕塑家   陶艺创作   中国现代  
描述: 艺术创造是最没有遮拦的。艺术家的品性、学养、才情和世界观,都会一览无遗地在艺术作品中呈现,甚至每一件艺术作品像是一个放像机,映着艺术家的整个人生。那潜在的无数的观众,会被这艺术感动、激励,因而看到希望,重新燃起对生活和对生命的热爱。在这个问题上,时间是最严厉的评判家。它只选择最优秀的艺术留下给后来的人们,其他则一概摒弃。所以,艺术家必须重视艺术创作,珍爱自己的艺术作品,善待观众,保卫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信心。本期[时代人物]周国桢和[本期名家]童中焘,皆是严肃、认真面对创作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已经得到业界普遍的好评,一并推介给广大读者。
浅析雕塑创作中设计方法学的应用
作者: 阳明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设计   雕塑  
描述: 理论在雕塑创作中同样也可以应用。无论是从表现手法,还是表现形式以及风格方面,人们都能明晰的感受到现代设计知识对雕塑创作的深刻影响。
三人行·必有我师:关于红房子工作室
作者: 孔铮桢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古至今   陶艺作品   咖啡具   三人行   白煦   现代化建设   陶瓷文化   陶社   我师   雕塑瓷厂  
描述: 在中国的经验告诉安田猛,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都有自己必定图案,中国也不例外。就工商业方面而论,你可以说至少在早期的发展过程当中,现代化和西化在本质上和外表上是相等的。但在艺术上,它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艺术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因而它兼具社会和文化的特性,它和人们从古至今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但几乎每位人类学家都可以作证,要理解艺术的真谛却实属知易
论陶瓷雕塑商品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作者: 刘锚锚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   陶瓷雕塑   艺术性   商品性  
描述: 陶瓷雕塑等艺术品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大众化的一种艺术产品,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关注陶瓷雕塑艺术品的艺术性之外,其中蕴含的商品性也是不能忽略的,这就要求陶瓷雕塑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协调好其艺术性与商品性的关系。
浅析唐代发髻特点在其雕塑中的体现
作者: 谢丹洁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髻   生活   雕塑  
描述: 唐代雕塑作品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现世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自信豪迈的气度和具有生活气息的氛围,使隋唐雕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就。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当时妇女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创造性地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发式文化。
浅析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中雕塑艺术的唯美主义
作者: 丁洁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尔德   审美观念   现代性   道德说教   巴洛克   洛可可风格   身心愉悦   当代艺术家   雕塑艺术   市民阶层  
描述: ,它就会完全占有了我们,使我们的眼睛饱含泪水,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憧憬。"——《人性,太人性的》尼采一、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中雕塑艺术的唯美元素以唯美主义的观点出发去寻找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中雕塑
浅论中国当代雕塑多元化的必然性
作者: 阳明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化   当代   雕塑  
描述: 雕塑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其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而转变,雕塑艺术本身的概念也在大大的拓展,这使得雕塑艺术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突破了视觉的,三维的,静态的形式,使雕塑艺术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必然性。
< 1 2 3 ... 12 13 14 ... 79 80 8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