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绿色明珠塞罕坝
作者: 刘海莹   林树国   刘延文   来源: 中国林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   松林   蒙古族   水草     塞罕坝  
描述: 塞罕坝本名为兴安大岭和海喇堪山,大兴安岭余脉。蒙古族人认为它是神灵之山,不可直呼其名,又因这里风景如画,所以称它为赛堪达巴汉。赛堪是美好美丽之意,达巴汉是高岭、高原之意,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美丽的高
74塞罕坝自然保护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   植被群落   蒙古族   野生动物   塞罕坝   木兰围场  
描述: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称塞罕坝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境内,距北京市市区450公里,在蒙语里的意思为“美丽的高岭”,地处当年的木兰围场北部。(木兰
美丽坝上 圣洁之梦
作者: 马胜利   乌兰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山   坝上地区   白桦树   草原   雪原   白桦林   军马场   和谐   河北省   乌兰布  
描述: 交汇处的坝上地区,蒙语称这个地区为塞罕达巴罕,汉意为美丽的高岭,也有许多人称之为塞罕坝。乘汽车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化林场北行,过滦河发源地,即进入了北京军区红山军马场辖区。
金秋坝上行
作者: 汪皓   来源: 行游数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蒙古   坝上   围场县   金秋   上行   塞罕坝   木兰围场   河北省   乌兰布  
描述: 驴友们所说的坝上,通常是指河北的塞罕坝和内蒙古的乌兰布统。塞罕坝蒙古意为“美丽的高岭”,它横亘于河北省围场县的北部,也被称为木兰围场。[著者文摘]
迷人景色坝上来
作者: 高占祥   来源: 中国摄影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漫岗   地铺   郁葱   高岭   摄影作品   如诗如画   白桦林   坝上   摄影艺术   影集  
描述: 景色;冬天,白雪皑皑,一望无际,挺拔苍劲的松柏仍是一派森林的海洋。这就是河北承德的坝上草原。坝上,蒙语称之为“塞堪达巴罕色钦”,意为美丽的高岭。海拔在一千四百至一千七百米,自然景观格外迷人。这里便是河北摄影艺术家于俊海的创作园地。
“围剿”木兰围场
作者: 李涛   来源: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战场   乌兰布通之战   承德避暑山庄   密云水库   西伯利亚寒流   金山岭长城   噶尔丹   塞罕坝   木兰围场   落叶松  
描述: 塞罕坝,蒙语称之为“塞堪达巴罕色钦”,意为“美丽的高岭”。它横亘于围场北部,拔地际天,为大兴安岭南端,阴山余脉,七老图山北端的交汇之地。海拔在一千四百至一千七百米,南部为丘陵山地。坝上高原和七老图山
高岭头水电站工程人工砂石料系统的工艺设计
作者: 雷培先   来源: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引水式电站   人工砂石料系统   破碎机   天然砂砾料   花岗岩   胶带机   高岭   水电站工程   抛物线拱坝   水泥用量  
描述: 高岭头水电站位于温州市文成县高岭头溪上游,是一座高水头引水式电站。拦河大坝为砼抛物线拱坝,最大坝高63.2m。该电站需砼量10万 m~3和浆砌块石0.9万 m~3。由于电站地处高山峡谷,附近无天然砂砾料可供开采,决定整个工程所需的砂石料全部采用机械轧制。
广东省湛江地区装配式闸坝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小河流   公路桥   湛江地区   广东省   装配式闸   低水头   水闸   拦河闸坝   设计流量   浮运  
描述: 200余座。其中过流量超过1,000秒立米的闸坝共16座。佛山地区先后建成预制浮运沉装水闸80余座。规模较大的有吴川县鉴江塘尾分洪桥闸(闸高10.5米,总净宽230米,每孔10米,公路桥长345米
浅析大坝造孔施工技术
作者: 胡彩凤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利工程   造孔技术   大坝施工  
描述: 为了加强大坝施工质量,我们必须对大坝造孔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利工程大坝造孔施工技术,并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解决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一川碧水向婺东
作者: 许含章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汪口   小河套   坊巷   古村落   水路运输   聚族而居   往来如梭   渔梁坝   婺源   五凤楼  
描述: 霏霏细雨之中,我进入婺源的汪口老街。老街有上千年的历史,游人摩肩接踵,一街的花雨伞五颜六色。明清时期,汪口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也是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至乐平、鄱阳、九江等地的重要水运码头。当年这条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河上樯桅林立,千舟待发,商船往来如梭。河是“永川河”,因此汪口古称“永川”,是一个俞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天空时雨时歇,老街外的青山越发苍翠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