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中国彩瓷的发展时期——金代低温铅釉三彩和釉上彩
作者: 叶佩兰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低温   华北地区   金代   釉上彩   考古学家   铅釉   红绿彩   陶瓷业   化妆土   女真族  
描述: 金代是我国女真族于12世纪时在东北、华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金灭辽和北宋后与南宋和西夏鼎立。有关金代陶瓷业生产状况,几十年前,很少有人重视和研究,近几十年来经过考古学家考察北方古瓷窑遗址、古墓葬的发掘及博物馆藏品的研究,证明金代陶瓷
“心象”:李晓奇油画作品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地点   布面   艺术   展览   酒会   作品   高台阶   北京   油画  
描述: “心象”:李晓奇油画作品展
写实油画仍受江浙买家热捧 浙江中财2006夏季拍卖会回顾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交额   浙江地区   吴冠中   拍卖公司   成交价   中国书画   作品   再创造   中国油画   夏季  
描述: 2006年7月14日,浙江中财2006年夏季艺术品拍卖会下帷幕,似乎是印证夏天的杭州被誉为"火炉"之一的说法,参加拍卖的气氛也恰如夏天般的火热。开槌不到十分钟,场上已坐得满满当当。中国油画和中国书画两个专场都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共550件拍品,成交463件,总成交率为84%,而总成交额则达到4601.48万元。
泓盛拍卖 立足上海 自我突破
作者: 刘佼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币   收藏   艺术   自我突破   陈逸飞   上海地区   品质   雕塑   拍卖行   油画  
描述: 2006年上海泓盛敲响了自己拍卖的第一锤,第一场拍卖即以一张1100万的《玉堂暖春》打破了陈逸飞作品当年的拍卖成交纪录。此后的泓盛逐渐为业内所熟知,成为了上海地区的标志性拍卖行之一。2011年春拍泓
洪凌山水:一笔嵯峨
作者: 王昱臣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皖南地区   传统水墨   艺术家   展览   中国   油画材料   艺术品   浙江   作品   美术馆  
描述: 用西方的油画材料写意中国山水,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效果?除了传统水墨中的氤氲气色,还有层积的张力与凛然的风标,结合的美妙,便是独树一帜的艺术品;反之,很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与艺术相去甚远,所以索卡画廊的萧先生对能够用西方油画技法尽情挥洒中国山水的艺术家洪凌如此器重——从发现到相扶
香港市场热烈 大陆成交平淡
作者: 马学东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地   朱德群   成交额   香港   市场行情   创作   作品   成交价格   二十世纪   中国油画  
描述: "的成交额1870.96万元,但成交率只有60.66%。目前,学术界对于二十世纪几代老油画家的研究深度尚且不够,那么买家就更谈不上对这些作品的认识和了解了,因此在内地市场老油画的市场行情还有待发展。
“华人艺术”在台拍卖再掀高潮 直击台湾罗芙奥2007春拍“20与21世纪华人艺术”专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地时间   艺术市场   台湾   拍卖   华人   当代艺术   作品   人民币   林风眠   油画  
描述: 台北当地时间6月3日下午,台湾罗芙奥举行的"20与21世纪华人艺术"拍卖会总成交额刷新了此前所保持的台湾拍卖纪录。此次赵无极的作品《4.4.85》油画,以
“克拉克”瓷与漳州窑青花
作者: 萧罡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拉克   博物馆   漳州地区   青花瓷器   收藏   明万历   古陶瓷   漳州窑   瓷片   中国瓷器  
描述: 明末清初,福建地区大规模生产青花瓷器的窑场在漳州地区的平和县。早在刊于明万历年间的《漳州府志》中就有关于平和县南胜窑场生产瓷器的记载,但其具体情况,久不为世人所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日学者对平和县
首届艺术广东十月拉开序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南地区   博览会   参展商   广东   当代艺术   世博会   新加坡   艺术品   奥迪   展览中心  
描述: 2010年10月9至13日,由一汽-大众奥迪汽车鼎力支持,华南地区最顶尖的艺术品年度博览会"艺术广东201"0将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作为首届办展,艺术广东已得到了法国、美国、英国、日本
“难道我们不都站在地球表面吗?”:Carol Lu interview with Liang shuo
作者: 卢迎华   梁硕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文化语境   思维方式   艺术家   创作   艺术史   地球表面   作品   行为   雕塑  
描述: 卢迎华:2008年你在北京的西五艺术中心的个展名字叫《不是梁硕》,集中地呈现了你从2005年到2008年之间的创作。很明显这个阶段的艺术语言和你之前的写实主义的民工雕塑有很大的转变,能否请你谈谈这个阶段的创作以及你的转变,是什么促成了这种转变?题目
< 1 2
Rss订阅